北魏参合陂之战
2016-03-17 01:12:41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40
评论:
参合陂之战是北魏消灭后燕崛起的一战,是中国北方走向统一的一战,也是坑杀战俘最多的一战,在中国历史上极为有名。那么这参合陂之战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具体情况又如何,下面我们不妨对此作一叙述。
参合陂之战发生于五胡十六国时期,也就公元395年。当时北方各族群雄竞起,战乱不息,各种势力建立的国家达16 个之多。新生的北魏领主拓跋珪是后燕皇帝慕容垂的外甥。两国实行联盟抗拒着外来势力,北魏依靠强大的后燕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慕容垂虽是拓跋珪的舅舅,却与北魏联盟并不是因为单纯的亲戚关系,而是是另有他图。他看到北魏日渐发展壮大后,便给拓跋珪授金印,封他为大单于,以使北魏成为其麾下的属国。拓跋珪虽然年纪不大,志向高远。他要把北魏建立为独立强大的国家,因此婉言谢绝不予接受。但他并不愿与后燕把关系搞僵,便配其弟拓跋觚去向后燕这位老舅做解释工作。那知这慕容垂遭到拓跋珪拒绝极为脑火,不只认他这个外甥,还扣住拓跋觚不放,强令拓跋珪送3000 匹良马来换人。这拓跋珪却很有个性,不只一匹马不送,还宣布与后燕绝交,并出兵侵袭后燕边境。慕容垂向来以老大自居,那里受得了这奶毛未干小子的挑衅,一气之下令太子慕容宝率兵10万出征,将这新生不久的北魏消灭掉。
后燕10 万大军离开都城中山,浩浩荡荡上路后。拓跋珪看到后燕大军来势雄猛,便采取诱敌深入之策,率领全部人马离开代都盛乐渡过了黄河。后燕大军到达盛乐后却是一座空城。慕容宝无奈,安营扎寨后下令造船,准备西渡黄河消灭北魏。拓跋珪看到这种情况,便派人渡过黄河切断后燕军队与中山联络通道,到处散布谣言说慕容垂已死,中山一片混乱。慕容垂本来就年事已高,身体有病,后燕军队听了都信以为真,军心动荡不安。随军出征的有赵王慕容邻、辽西王慕容农、范王慕容德,三人都是慕容宝的弟弟慕容垂的儿子,于是军中就出现了皇位之争,一些将领暗中策划却要慕容农接替皇位。慕容宝发现后,便很快平息,派人渡河放跑北魏的船只,命慕容邻带3万人断后,他匆匆率大军回师,办理父皇的丧事并接位。整整走了6天,将士们一个个疲累不堪。走到参合陂背山面水处,便下令安营扎寨。有人说:“背山面水住扎是兵家大戒,应换个地方。”慕容宝却说:“有什么可怕?拓跋珪还在黄河那边,他就是长上翅膀也飞不过来。”于是他没有采纳。
岂知当时正是11月,天气已是很冷。就在后燕军队撤离后夜间,天降寒潮黄河结冰。拓跋珪看了仰天长叹“天助我也!”,便率数万精兵渡过黄河,尾随后燕大军而来。来到这参合陂附近,他们人衔枚马束口,深夜将后燕军队包围,临明时发起攻击。后燕的将士还都在睡梦中,听到杀声都惊得昏头转向,丢盔解甲渡河逃命。人马自相践踏死伤不少,其余的来及抵抗就全部被俘。这时慕容邻带领3 万断后部队也赶到,他原本就瞧不起慕容宝,暗中又参与了皇位之争,很不情愿看到慕容宝回朝接位。他名之曰带3万人断后,实际上远离大部队一路在打腊。没想到来参合陂时遇上北魏军队,交战后不久慕容邻为乱兵所杀,其余全缴械投降。两批战俘约有六、七万人,拓跋珪为慑后燕,将一些有文化的汉族官员留下为我所用,其余俘虏全部杀掉。尸体堆成一座小山,血将河水都染红。连同战死和渡河自相践踏而死,后燕10万将士死于参合陂,只有慕容宝等少数人逃得活命。
待慕容宝回到中山,却见他的父皇还活着,方知是中了拓跋珪的鬼计。慕容垂见他损兵折将大败而归,气得眼里冒火,狠狠训斥了他一番,点起2 0 万人马,便带病亲自出征。声势浩大的后燕军队离开中山,旗帆飘扬一路向北魏代都挺进,大有不灭北魏死不休之势。可走到参合陂,看到后燕被杀将士尸骨堆积如山的惨状,慕容垂受了剌激旧病复发。他挣扎着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士们设坛奠祭。可摆下祭品,祭祀还没结束,慕容垂吐血而亡。这就是出师未战身先死,军中立刻暴发出一片悲声。
上一篇 :
在位仅八个月的皇帝拓跋余
下一篇 :
桓帝呕吐生榆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热点资讯
1
2
3
4
5
6
7
8
宗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