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局华东局
2015-11-28 09:58:19 来源:
编辑:保保
点赞:
点击:128
评论:
华中局
1941年1月9日,在皖南事变已经发动、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和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擅自离队的情况下,饶漱石、叶挺领衔以东南局名义向中央发出两封电报,一封电报痛陈敌情:“我江南遵令北移被阻,战况激烈,请向国民党严重交涉。”另一封电报则要求临机处置,以饶漱石代替项英:“项英、袁国平等在紧急关头已离开部队,提议中央明令撤项职,并令饶漱石在政治上负责,叶在军事上负责,以挽危局。”11日,中共中央致电叶饶,充分肯定了他们的临机处置方案:“希夷漱石的领导是完全正确的,望全党全军服从叶、饶指挥,执行北移任务。”12日,中共中央又连续发来类似上述内容的电报。
(1)饶漱石在皖南事变的突出表现,其后受到重用,在刘少奇离开华中后,将华中的党、政大权交给了饶漱石,其后陈毅代军长、饶漱石政委指挥了新四军的军事行动,直到黄花塘事件爆发,陈毅调往中央。
(2)经过黄花塘事件后,中央任命张云逸为新四军代军长,从此张云逸指挥了新四军的军事行动。
(3)抗日战争胜利后,饶漱石率新四军主力开往山东,担任华东局书记兼新四军、山东军区政委,再次掌握党、政大权。
1946年饶漱石参加军调处,往北京、东北进行国共军事调停工作。
华东局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研究员蔡晓鹏先生在《炎黄春秋》2011年第8期上发表文章《华东财委的由来与影响》:“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牵制了日军13个师团,占侵华日军总军
力的22%,伪军的30%;在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基础上,对日伪军作战2.4万次,毙伤俘敌41万,先后光复国土25.3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400万,建立苏中、淮南、盐阜、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8大抗日民主根据地。主力部队从组建时的不足1万人,发展到21.5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武装96万余人。至1949年底,以新四军为基础的第三野战军已形成拥兵120万(野战军82.5万人,地方武装39万余人)的雄师”。
蔡先生还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军费、军需来源全靠自力更生。一是‘取之于已’:1942年开展大生产,部队自己组织农业生产,开荒种地、割苇、捕鱼、养鸭、采藕、养猪;各部队还组织开办各类军需厂(被服厂、纺织厂、肥皂厂、牙刷厂、牙粉厂、军工厂、煤厂等),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如1943年,军直属队自给了8个月的蔬菜、10个月的盐以及全年肉食,生产货值500多万元。二是‘取之
于敌’:抗战期间,缴获火炮789门,掷弹筒627门、轻重机枪4821挺、长短枪230595支。日本投降后的大反攻,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弹药、被服、粮食和黄金、白银、钞票及贵重有价物。三是‘取之于民’,即派粮征税:各根据地的财政收入1/3交军部,1/3交驻军,1/3归地方。四是‘取之于商:这是最精彩的华东特点。苏中一师利用特购渠道,1942-1945年从上海购进的军需物资总量,近2400吨,货值银元5亿元。皖江七师在1942—1945年,利用长江大通道,开展日进出货运千船的大贸易,上缴军部的现款高达法币5300万元(折黄金26.5万两)还有大批西药、电台、医疗设备等进口军需品,雄居全军之首,成为以商养军的典范。”“先富民而后足兵是华中各根据地财经工作的要旨。一精兵简政,脱产党政军人员控制在当地农民总数的2%以下;二减租减税发展农业;三扶持发展民间小工商业;四水利富民:各地都搞水利公用建设。六师、七师最出色。
至建国初期华东财政占全国财政的70%。”
新四军的这许多创举,以及在军事、财经方面的巨大成就,当然是集中了全军指战员的智慧,共同拼搏的结果。但是作为新四军的政委、党委一把手的饶漱石,应该说对这些工作的研究、决策和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参加北京、东北军调处,进行国共军事调停工作。1946年底,中央重新派饶漱石回到华东,全面掌握华东的党、政。
抗战后陈毅虽然率新四军部进入山东,连遭泗县失利和两淮失守。以致原属新四军系率的华中军区张鼎丞、邓子恢、曾山联名于1946年10月4日给中央发报,对陈毅的战略部署提出批评。其中有“对陈这几个月在华中指挥亦深表不满”,要求“陈、粟、谭应会合一起,不宜分开。1946年底,已经获任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铙漱石被中央重新派回到华东,饶漱石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兼新四军、山东军区政委。1947年1月底,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成立,饶漱石任华东军区,从后勤上支援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白塔埠战役、南麻、临朐战役等军事行动。
1947年10月,中央电令饶漱石、黎玉统管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即华野内线兵团)作战,饶漱石领导了胶东保卫战、周张战役、潍县战役、兖州战役,陈毅和粟裕负责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华野西兵团)作战,陈毅调任华中局第二书记。
济南战役发起前三天,饶漱石从中央开完会回到山东,支持济南战役。
淮海战役开始前,1948年10月5日—10月24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主持召开了淮海战役部署的两次曲阜会议[2] ,参加者包括华野外线兵团、许世友谭震林的山东兵团、苏北兵团及华东军区所属各部队。饶漱石指挥淮海战役包括情报、军事部署、兵源补充、俘虏处理、前线支援等全面工作。淮海战役后,饶漱石作为华东军区政委兼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支持了渡江战役、南京战役、上海战役。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热点资讯
1
2
3
4
5
6
7
8
宗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