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福建省德化县琼溪赖氏--德化赖氏家庙颍川堂
福建省德化县琼溪赖氏--德化赖氏家庙颍川堂
2015-11-27 17:22:08 来源:
编辑:幽女
点赞:  点击:19  评论:
颖川堂,又名颍川庙堂,俗称横溪祖厝,位于德化县大铭乡琼溪村,为明崇祯进士出身礼部右侍郎赖垓的家庙。宋高宗绍兴间(1131—1162年)。赖十四、赖十七、赖三十兄弟三人从永安迁居德邑横溪下洋顷田,并在坟头搭寮而居,不久母猪跑到山上的大森林里生猪仔,赖十四三兄弟觉得“奇异”,经兄弟合计就在母猪产仔的森林中辟地建颍川堂。该堂山脉发自巍巍九仙山,落穴之处,前有峥嵘纱帽文峰,后有叠岫环绕龙蛇屏嶂,堂坐庚向甲兼酉卯,即坐西向东偏北10度,水消甲口,其地形为“两旗结彩”。 宋淳熙十六年(1l89年),重新整建颍川堂。门庭前辟左右两印池,堂后砌高档土墙基脚的沟筑长方形池,长年保持“池泉不涸,大雨不盈”(这个胜迹至今保持完整),正堂前廊砌高砼壁,正中筑11个台阶至下堂,天井筑九曲水路于右院内沟旋流;下堂巽似放大门,坐壬向丙兼子午与宙宇右畔天生“石牙”对峙。堂后宿土左边叠长短层呈半同状土坪,左上角在坑沟上横铺18块条石,让坑水从石条下流出。坑尾林树林内田中案尾仑下田中有七口池号日“七旱池”,祖庙水尾造拱桥并做三土坪号为“魁星拱门”。 颍川堂前面有一条环山自东向西横流的小溪,因此,村名为“横溪”。明嘉靖(1522—1566年)间,赖光授琼州府教授后,赖氏以此为荣,借其仕地琼州的“琼”字冠其地名之首,遂更名为“琼溪”,沿用至今。 颍川堂历经沧桑已近千年,清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年)遭回禄之灾。乾隆五年(1740年)复建。1929年(民国18年)民军张雄南部在琼溪烧毁民房100余座,颍川堂亦遭兵燹之祸。1940年冬,琼溪赖氏全族鸠工庀材,在原地按原样重建。 现存的颍川堂保持宋代建筑形式,为歇山式皇宫起,由顶替厝、正堂、下堂组成。建筑面积494.6平方米,占地面积2l 78平方米。上替厝、即后堂或称后殿,六扇十一架起。正堂,亦称中堂,十一架四扇起,厅头中奉祀颍川堂赖氏历代宗亲显祖考妣神位,厅头中悬挂着。赖垓立的“代天行玺”竖匾和通政使参议赖兴立的“山斗仪型”的横匾。赖垓立的横匾还有“名注金瓯”、“望隆玉署”、“弘德贞廉”等。堂上挂的匾额还有“清风淑仁”,全椒县孺学赖孔教立;“德政风清”,儋州府正堂赖光立;“琴堂奕庆”,长兴县正堂赖萃兰立:“云山翰墨”,岁贡选授雷州府康县正堂赖槛立:还有“五代同堂”、“步宋方轨”及“百岁翁”等匾额。堂中正屏柱楹联曰:“桥梓并树在贤祠后进至今称景仰,学治兼优膺帝简先朝当日备咨询。”中柱联曰:“锡姓来唐宋富不以财道德裕千年俎豆,明经开燕贻贤而在位文章宗百世师臣。”内角柱联为:“明经传祖训往继来开多士联翩登北阙,举业绍乡贤父作子述群众教育捷南宫。”外角柱联:“思简词林册封鲁府,教隆振铎治叶鸣琴。”廊柱联:“宪府勋名光悬日月,春官选造美尽东南。”下堂,前为半楼起,正而没放门出入,仅放半楼顶门作向外观望之用。左右风翘连书院,左院内中间为“公轩官厅”,悬挂“父子乡贤”横隔,赖孔教、赖蠊市。外间建下堂照厅。右院内间作大门,与牙石(石门框)对峙。常宇正面坐西向东,大门则坐北向南。门楣悬挂“赖氏家庙”匾额,外间建下堂照厅。 颍川堂后为树护林山,森林郁翳,门口有千年的古松椤,四周沟壑纵横,涧泉涓涓,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明嘉靖(1522一1566年)间,赖孔教以明经岁贡应诏司铎,全椒县儒学训导,以德励多士,崇祀为乡贤,因孙赖垓官军三品,朝廷赠封为中宪大夫。其予赖四表字蠊,贡生而出任广东四会县县令,政绩卓著,百姓信赖,当赖蠊离任后,当地百姓受其恩惠,思其德政,为其崇祀乡贤。孔教从侄,儋州府正堂赖光(正五品),清廉为政“不携一钱,所至声”,以“德政风清”、“义行”而留芳后世。 赖垓,明崇祯元年进士,初任浙江平湖县正堂。二任翰林检讨,三任右春坊(太子宫)右庶子中允翰林院编修,四任国子监司业兼祭酒印务,五任右春坊右庶子兼翰院侍读仍管国子监事,六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管理国子监祭酒印务。赖垓为官清廉,政绩辉煌。当他初任平湖县令时,兴修学舍,减轻民负。清退湖税超额银,节约修海堤费用,裁减劳役50名,建公共备粮谷仓14所,又修粮仓储备民食,整顿清理盐政,厘剔私盐40万斤,核实清理军用田百余亩,以解民困,并供养士子。因文优而政绩卓著,以文学吏治为天下第一而持简为朝内官。在朝中任职期间,忠于职守,成为崇祯皇帝身边得力近臣。据有关文宁记载,曾代天出使高丽(朝鲜)、东鲁、浙江等地册封,故崇祯皇帝赐其“代天行玺”的竖匾。民间“赖垓七日权(代)君”之传说,即此也。任国子监祭酒时还为太子讲学,故琼溪在迎神时有一面旗了上写着“礼部侍郎高丽册藩太子太傅”,以示荣耀。当清兵入关后,崇祯皇帝自缢,清王朝立。当时赖垓在家守制,一听到大明江山已失,悲痛而离黍,结庐琼溪清洁寨隐居。清延差臣发聘出仕,赖垓自以明朝遗臣,以忠臣不扶二主,藉痼推辞,而固守寨门以诗洒自娱。据传说,清廷为请赖垓出仕曾派兵把清洁寨围困三年,后来赖垓自撰楹联:“皎月高悬萝薜夜,苍天长放蕨薇春”,以表其忠臣不扶二主的决心,清兵见此而退。赖垓以忠臣不扶二主而名留青史。 自明迄今,颖川堂的后裔人才济济,层出不穷。明代还有赖兴任过增城县知县,赖萃兰授长兴县正堂,清代赖朝聘任按察使经历,还有“百岁翁”赖国有,五代同堂赖洽。住科举时代,太学生、庠生、贡生比比皆足。解放战争时期,赖生财为人民解放战争立过5次大功,获“人民功臣”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颍川堂人文荟萃,原琼溪村已在20世纪60年代分成琼溪、琼山、琼英三个村,加上原先有一部分人到汤头乡格中村繁衍,到2000年总人口大约4000人左右。其中,县级以上干部4人,副教授以上10余人,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4人。大中专毕业生共有200余人,占人口总数近百分之六,成为浔西北望族。
评论
全部评论

0.3150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