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唐代建筑家阎立德
唐代建筑家阎立德
2015-11-22 15:25:36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280  评论:
阎立德(约596~656)北周武帝外孙、唐代建筑家,工艺美术家,画家。名让,字立德,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工程世家,唐武德至贞观年间任尚衣奉御、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工部尚书等。曾受命营造唐高祖山陵,督造翠微、玉华两宫,营建昭陵,主持修筑唐长安城外郭和城楼等。对工艺、绘画造诣颇深,曾主持设计帝后所用服饰。绘画以人物、树石、禽兽见长,与弟阎立本同为著名画家。 人物经历 编辑 中国唐代画家、工艺美术家、建筑师。出身贵族,为北周驸马、石保县公、隋代画家阎毗和北周清都公主之长子。阎立德继承家学,擅长建 阎立德作品 筑、工艺、绘画,具有多方面才能。于唐高祖武德初年为秦王府士曹参军,继而任尚衣奉御,为宫廷设计服饰、舆伞仪仗等物,太宗时升任将作少匠、将作大匠,负责兴建宫室、陵墓等工程。曾主持修建翠微宫、玉华宫以及献陵(高祖李渊墓)、昭陵(太宗李世民墓)等重大工程,深为太宗赞许和重用,官至工部尚书。卒后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是唐初政治集团中重要成员之一。阎立德的绘画吸取前代画家郑法士、张僧繇、杨子华、展子虔之长,艺术上与其弟阎立本齐名,作品题材大都与初唐政治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史载:贞观三年(629)东蛮谢元深到长安朝觐,阎立德奉诏画《王会图》纪其事,以歌颂唐帝国的强大兴盛和与远边民族的友好关系。他还画过《文成公主降番图》,形象地记录了贞观十五年太宗命文成公主赴吐蕃与松赞干布联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可惜这些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 主要作品 编辑 绘画作品 阎氏自北周时起,世代为高贵,属于历史学家所说的“关陇集团”的一份子。阎立本兄弟的父亲阎毗娶北周武帝的女儿清都公主,阎立本兄弟是北周武帝的外孙。阎毗和阎立德都是有名的工艺学家,阎毗的最有贡献的工程就是修筑了隋朝运河在河北的一段(从洛口到涿郡)。阎立德在唐朝初年承继了他的父亲的工作,设计皇帝的礼眼及仪仗车舆伞扇,井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时期督修皇宫。阎立德的绘画作品中值得注意的有《文成公主降著图》,描绘了唐太宗的公主嫁给西藏王这一在汉藏民族的历史关系上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性题材。 《古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像作为一种鉴戒执政者的宫廷壁画,属于极为重要的主题,为历代宫廷所重视。所谓“见 《古帝王图》 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从汉代以后,宫廷壁画及卷轴画的帝王图已成为委婉地向统治者规谏的政治性作品,臣僚们利用它来推行政见,帝王也利用它来美化自己,表现自己能接受历史经验,是取贤弃恶的明主。《古帝王国》从汉以来一直延续的题材,尽管各个时代表现都有所发展,但它的基本布局与构思都是有着较固定的格式,人物本态风度都有当时体现统治者的威仪的相近似的程式。 《古帝王图》描绘了汉代至隋代的十三个帝王,即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吴大帝、蜀昭烈帝、晋武帝、陈文帝、陈废帝、陈宣帝、陈后主、北周武帝、隋文帝、隋炀帝。每位帝王与男女侍从形成一组,人物或行或坐,帝王的上方书写有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古帝王图》是中国肖像画的经典作品。作者对人物的描绘没有停留在形似的层面上,更没有将上列明主、暴君或庸君进行脸谱化、漫画式的处理,而是通过对眼神、嘴角及面部肌肉的微妙刻画,表现他们的心理、气质和性格。为了突出主体人物,帝王同侍从在身材和用色上均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些帝王的服饰、仪仗、起居、侍从等都表现着这一统治阶级的共同特征和气势。但在帝王各自的面貌与情态方面,则微妙地表现了这些不同时期,不同作为帝王的性格与特征。人物肖像图与情节性绘画不同,肖像画只能通过人物的外貌特征来表现内在本质和品格,以达到作者的创作意图。 画家首先描绘了前汉昭帝刘弗陵,他为帝期间,生产发展,政治稳定,是一个既能守成而又有所建树的帝 《古帝王图》 王。史书评他为:“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举贤良文学,间民所疾苦”的帝王。画家把刘弗陵相貌表现得文静丰颐,神态从容沉着,修养宽厚有识。而在表现汉光武帝时,则身材俊伟,美须眉秀,大口、隆准、日角,这些生理特征被画家用来刻画人物的胸府与情怀。这就是画家对利用农民起义取得政权的领袖人物的表达。蜀主刘备则紧锁眉头,眼神疑虑。吴主孙权则仪表温文多识。魏文帝曹丕目光敏锐逼人,双唇紧闭。这些都是画家利用人物瞬间表情勾画出人物一生的境遇、才能与品格。当然,也是画家对每一位帝王的评价。 《古帝王图》是我国唐代绘画杰作,现今流传的仅是后人临本。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古帝王图》在辗转收藏中,原貌有所增损,如衣襟边缘上的朱色纹饰,就是晚近的收藏者妄加涂饰的
评论
全部评论

0.4749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