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乔红(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
乔红(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
2015-11-22 15:25:36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230  评论:
人物档案 姓名:乔红 出生日期:1968年11月21日 星座:天蝎座 血型:AB 身高:1.62米 体重:60公斤 代表单位:湖北 初学打球年龄:7岁 进省市队时间:1980年 入选国家队时间:1987年12月 握拍:右手横拍 技术打法:弧圈结合快攻 乒乓球宿将乔红 (15张) 底板:瑞典斯的卡 正手海棉:天津黄金路 正手胶皮:天津黄金路899 反手海棉:天津黄金路 反手胶皮:天津友谊2000 业余爱好:旅行、做菜 最喜欢的格言:天才来自勤奋 籍贯:湖北武汉 最喜欢的格言:天才来自勤奋 个人简介 编辑 乔红,(1968.11.21-)女。原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湖北选手。 乔红 湖北武汉市人。 7岁开始打乒乓球,被选入南垸坊小学乒乓球队。1980年进入湖北省乒乓球队。 1987年底入选国家乒乓球队。 1995年9月,与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签订为期2年的合同,从1996年3月起代表该公司参加日本国内比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正式退出国家队,继续到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打球。1997年6月回国参加第八届全运会。1998年与松下公司续签一年合同,出任日本松下电器队队员兼教练。 世界排名 编辑 1993年10月5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世界排名,列女子世界排名第2位。 1994年2月9日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世界排名,列女子世界排名第2位。 1995年9月6日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世界排名,列女子世界排名第2位。 1996年3月26日根据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以1740分列女子世界排名第2位。 1996年6月21日,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的女子单打世界排名中,列第2位。 1997年7月15日,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的女子单打最新世界排名中,列第2位。 技术特点 编辑 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结合快攻打法。乔红除了发球极具威胁之外,其反手快拨或 乔红 快带能有效地牵制住对方半台区域内的进攻火力,正手拉扣结合处理得当,命中率高,全面范围内的两面摆速快,能对付不同技术的打法。她技术全面。临场心理状态稳定。行家们认为。 成长经历 编辑 乔红:1968年生,身高1.62米,中国湖北省运动员,后入国家队.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结 乔红 合快攻打法.主要成绩:曾获第40届世乒赛女单与女双冠军,第1和第2届世界杯女团冠军,第25届奥运会女双冠军,第2届世界杯双打比赛冠军,第42届世乒赛女团冠军,第43届世乒赛女团,女双冠军和女单亚军,第26届奥运会女单第3名,女双冠军。 乔红除了发球极具威胁之外,其反手快拨或快带能有效地牵制住对方半台区域内的进攻火力;正手拉扣结合处理得当,命中率高;全面范围内的两面摆速快,能对付不同技术的打法.她技术全面,临场心理状态稳定.行家们认为,乔红是女子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打法向男子化方面发展在亚洲最成功的代表 主要成绩 编辑 1987年,第6届全运会女单亚军 乔红接发球 1988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和乒协杯比赛女子团体冠军 1988年,访欧第一站罗马尼亚公开赛单打和团体冠军 1989年,在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女子单打冠军;并与邓亚萍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子团体冠军 1990年,第1届世界杯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 1991年,在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子团体亚军;与邓亚萍合作,夺得女双亚军 1991年,在第2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上,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子团体冠军 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获得女子单打亚军;与邓亚萍合作,获得女子双打冠军 1993年,在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与邓亚萍合作,获女子双打亚军;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子团体冠军 1994年4月,在全国乒乓球精英锦标赛上获女子单打亚军 1994年6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2届东亚韩国乒乓球大奖赛上,与乔云萍合作夺得女子双打冠军 1994年8月,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与邓亚萍合作,夺得女子双打冠军 乔红 1994年10月,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女子团体冠军;与邓亚萍合作,夺得女子双打亚军;个人夺得女子单打季军 1994年10月31日,获1994年亚洲女子乒乓球明星赛单打冠军 1994年12月,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亚洲杯乒乓球赛中夺得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5月7日,在中国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与队友合作,为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夺得女子团体冠军;个人夺得女子单打亚军;夺得女子双打冠军(与邓亚萍合作); 1995年8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乒乓球团体赛上获女团冠军; 1995年9月20日,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与邓亚萍合作,夺得女子双打冠军; 1996年4月,在中国乒协杯赛上,与邓亚萍合作,夺得女子双打冠军; 1996年7月29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女子双打比赛中,与邓亚萍合作,获冠军;7月31日,在女子单打比赛中,获第三名 所获荣誉 编辑 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乔红 1989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90年获1989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 1993年,荣获1992年度全国乒乓球最佳运动员称号; 1996年2月荣获全国十佳乒乓球运动员称号; 1996年8月,被国家体委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体育运动一级奖章; 2002年12月,荣获“中国乒乓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担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 执教经历 编辑 总是“心太软” 乔红 “一个世界冠军不一定是个好教练,这话在我身上就有体现,至少目前是这样。”乔红的语气中带着一点无奈。她总结自己还算不上一个好教练的原因就是总是“心太软”。“如果小孩一怎么样,我就想当时我也不想练,对她们没有强制性,可有时候对她们还真要厉害点。老牛经常说让我狠一点,可我总是太理解她们。现在队内竞争那么激烈,她们每个人都不容易。”在队里,队员们都习惯叫乔红“乔姐”,心地善良的她的确是个善解人意的大姐姐,有例子为证: “直通不来梅”男队第二轮队内选拔时,王励勤和王建军的决赛激战正酣,训练中的女队员对这场比赛也格外关注。利用喝水休息的空隙,凑到休息室门口瞅两眼。嘴上轰队员们回去训练,可每隔1、2分钟,乔红都会飞奔进场地,大声地给女孩们报比分。 女队在正定备战团体赛,一次队内从7:8开始打关键球比赛,由5个主力组成一队,按事先排好的顺序出场,另一边其他队员随便上,哪边先应到11次就算赢。当大分10比8主力队领先时,恰巧轮到张怡宁上场,可谁也不愿意跟她打,一直站在非主力这边的乔红代表她们说出了心里话:不让张怡宁打。主教练施之皓点头。虽然非主力队的最后一搏没能改变结果。可在队员眼中,乔姐总能帮她们说话。 做运动员时,乔红就想法简单。“打双打,我可能会想法多一点,主要怕自己打不好会影响邓亚萍,所以我双打发挥从来没有单打好。”当年,乔红是曾指导(曾传强)一手带起来的,师徒俩甚为合拍。自己做了教练,在执教方式上多少还会受曾指导的影响。“那时候,曾指导对我就一点不厉害,所以我现在对小孩也狠不起来。我从曾指导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我打球的时候,很少计较输赢,曾指导要求我,输球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小养成先自我检讨的习惯,这样受外来干扰就比较小。我现在也会这样要求我的队员。可毕竟时代发展了,曾指导教育我的一些方法对现在的孩子可能不太适用,我也在慢慢琢磨,跟大隼(李隼)、老大(乔晓卫)他们多学习、讨教。现在起码的要求我能达到,可距离最高学府的要求,还远远不够。比起老大,我的执著精神还差得远。我想尽可能把队员带好,但至于能带成什么样,我就没想过。还是抱着我打球时候的心态,能进一步是一步。我想如果我野心再大一点,可能小孩跟着我会更好一点。” 个人语录 1、“那段时间,对王楠而言是最困难的,她身边需要一个能够信赖而且知心的人,听她说说心里话。我只是充当了一个倾诉对象,在这方面配合了她一下,努力让她有份好心情,烦心事儿少了,投入到训练中的精力自然就多一些,打球关键还是靠她自己。” 2、“我觉得我挺能配合人家的。虽然我比邓亚萍先拿到世界冠军,可 那会儿觉得自己双打挺差的,跟小邓配时,挺紧张的。我就觉得应该多想想她,理解她。加上她是进攻型,我是稳健型,我负责把球弄上台,由她来进攻。” 3、“比较一下我和小邓的付出,我觉得自己拿第二够好了。她实在太苦,每天平均比我多练一个小时。我除了比小邓差,比其他人还好呢。说实话,我挺佩服小邓的,我没有她那种毅力。但不羡慕她,可能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以我的性格,觉得那样活着太累。我比较随意,不会勉强自己,先尽力,不行就算了。”4、“每次拿冠军都觉得挺知足,可到了下次打比赛,还想拿,但我确实很少跟自己较劲。你说我要是容易知足,也坚持不了10年啊。双打有小邓带我打,她那口气可以影响我,可单打我也一直不错。如果说我真的很知足,可能早就下去了。” 5、“我从来不说一定能拿冠军这样的话,因为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就算我觉得肯定能赢这个人,也不会说自己一定行,万一输了呢,人家该说你吹牛皮了。” 人物评价 编辑 多面乔红本色冠军:爱笑的“拼命三郎” 人们赞扬,她勤奋刻苦,综合能力强; 人们叹息,她与邓亚萍搭档两次夺得奥运冠军,自己却无一枚单打金牌; 人们疑问,她是否真的甘当配角,是否真的知足常乐。 从事业的巅峰到感情的低谷,再到趋于平静的生活,谈起乔红,人们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 踏实的“拼命三郎” 乔红 1975年,正是全国上下掀起“乒乓热”的年代。武汉无机盐厂工人严方起酷爱打乒乓球,于是他建议好友——南垸坊小学体育老师王德谦在学校组织一支乒乓球队。恰好,董伟委从武汉汽车制造厂调来支教(体育),董王两人一拍即合。 同年,乔红进入南垸坊小学。“身材匀称,接受能力快”,乔红一下被选入乒乓球队。 为了加强脚下力量、启动快,教练董伟委在乔红及队友的脚后跟上涂粉笔灰,让她们踮着脚训练;如发现地上有粉笔灰,那么脚后跟落地的球员就要挨罚; 为了保证乔红及队友的动作规范、标准,董伟委将乒乓球台的四个脚锯掉,以适合她们的身高; 南垸坊小学规定每晚九点熄灯关门。但乒乓球队往往要训练到很晚,很多时候,熄灯后乔红还摸黑训练;训练完门房师傅不开门,她们就翻墙而过。 内敛的“小小羔羊” 乔红儿时学习成绩很好,每门课程平均分在九十分,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听话、温顺、老实”,乔红小学美术老师邱玉岚对乔红特别有印象:她很乖很听话,言语少。 一次区级比赛,乔红眼看冠军就要到手,但教练提出让她把冠军让给对手。乔红心里极大不乐意,但听话的她最终还是服从了大人的旨意,让出冠军。 输掉比赛后,下一场是和陈静对决。在打比赛时,乔红越想越觉得委屈,不觉就哭出来,一边打一边哭,最后这场和陈静的比赛也输了。从场上下来,乔红的眼泪还是流个不停。 不过,温顺的乔红,也曾在“沉默中爆发”。 一次开完家长会,班主任找到乔红母亲,建议乔红放弃打球,因为凭她的成绩,学校可以把她保送进外语学校。看到女儿训练辛苦,同时怕打球误了学习,母亲便不让乔红打球。乔红哭着去找父亲乔大友,乔大友在听过教练董伟委、黄庆伟的建议后,决定支持女儿继续练球,不过要求是:每次考试不低于85分。乔红这才继续她的乒乓之路。 爱笑的热心女孩 乔红的童年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每天是无尽的训练,她的童年是多彩、快乐的。 据乔红的同班同学刘莉回忆,一到课间,乔红就会和同学们丢手绢、踢毽子,这样的游戏乔红样样在行。 刘莉是当时学校田径队队员。每次校运动会,她和乔红都是班上的主力军。至今,刘莉还记得跑4×100米接力时乔红的模样,“身子半蹲着,两眼直盯着后面,等着我把棒递给她,样子特别认真。” 在刘莉的记忆中,乔红非常爱笑,“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线。”爱笑的乔红也有一副热心肠。当时,班上有一个双腿残疾的女生,乔红便经常和同学接送她上学。 1980年,乔红凭借全国业余体校乒乓球单打第二名的成绩进入省队,结束了她的学生时代,开始了全新的运动生涯。
评论
全部评论

0.1763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