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福建省南安市翔云镇卓氏
福建省南安市翔云镇卓氏
2015-11-22 15:25:36 来源:
编辑:loffy
点赞:  点击:145  评论:
溯源: 卓姓亦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古老姓氏之一。系三皇五帝,炎黄之黄帝后裔。黄帝姬姓名轩辕,约生于公元前2674年,至今近五千年。 据有关资料考证,黄帝之三十六世孙楚威王熊商次子公子卓(即楚槐王熊槐之弟)之孙卓滑, 时任楚考烈王熊元朝之大夫,以祖之名为姓,是为卓姓之起源。 少典氏第三子.黄帝--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陆终.第六子季连--时叙(附沮)--鬻熊(穴熊)--熊师--熊狂--熊绎-- 熊艾 --熊黑旦(熊黑甚)--熊扬(炀)--熊渠--熊延--熊严--熊徇(季徇)--熊鄂--熊仪(若傲)-- 熊 坎(霄傲)--熊通(武王)--熊赀(文王)--熊恽(成王)--商臣(穆王)--熊侣(庄王)- -熊审(共王)--熊居(平王)--熊珍(昭王)--熊章(惠王)--熊中(简王)--熊当-- 熊疑(悼王)--熊良(宣王)--熊商(威王)--熊槐(槐王)--熊 横( 顷襄王)--熊元(考烈王)公子卓(熊槐之弟)……………卓滑大夫 自卓滑以祖之名为姓,但后裔世系失详,衍传至西汉始有卓俨,任扶风太守,衍传元功(授 淮丞刺史)一春玲(任刺史)--积(任侍郎)--球、玑、瑗三兄弟。 卓玑(官光禄大夫)之子茂,字太康,河南南阳宛人,生于公元前53年,即西汉宣帝甘露元年 戊辰,卒于公元28年,即东汉光武四年戊子。 卓茂,性宽仁恭爱,稚实忠厚,人称循儒史,为官历经西汉元、成、哀、平四帝,至王莽当权 篡位,以病去职。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登基复请出,丁末公元37年,任太傅,封褒德侯,诏书今尚有资料记载可查,汉明帝刘庄在云台建功臣阁,将三十二名功臣画像列入其中,就有 卓茂之名。因其位高爵显,子孙兴旺发达,瓜瓞绵绵,生两子:长子嵩(戎),官大中大夫, 次子崇,官汛乡侯,两支卓姓望出西河,两千年来,并驾齐驱,共同兴旺,成为神州大地两 支最旺盛巨族,蕃衍华夏九州乃至海外,有较详实的史料、资料记载。现已知福建、江西、 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海南、台湾、香港以及 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印尼等地均有其衍传后裔。后人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详尽追根溯源,包括近代诸多文字资料,均称卓茂为卓姓始祖, 且用其光武帝褒封的褒德作为堂号:褒德堂、褒德传芳。南安、同安、晋江卓姓1996年 重修泉州百源卓氏宗祠,就以"泉州百源褒德福利协会"之名,办理社团注册登记。又因卓 茂祖籍河南南阳属西河郡,亦有诸多卓姓以西河堂、西河传芳、西河衍派为堂号。 西河考:  卓氏,具有古老历史,发源于二千多年前的楚国,后来主要繁衍于西河。  西河,经稽考,因历史朝代更迭、变迁,据记载有几种说法:  一、春秋时卫地黄河沿岸,今河南浚县,滑县以及其迤南北一段。  二、西河郡,战国时魏初置,治所设在今山西汾阳县,相当于今山西、陕西之间,黄河沿岸 一带,金废,后由山西古槐树南迁至河南。  三、陕西古同州府地,在黄河西,禹居雍州之西河、春秋时子夏居西河,战国时奂起为西河郡守。  四、战国时魏地,今河南安阳一带,系出芊姓,楚威王子,公子卓之后裔蕃衍于此地。  五、南阳郡,战国时秦置,治所宛县,今河南南阳市。  六、内蒙古鄂尔多斯察哈尔左翼前旗,及陕西旧榆林府,在黄河西,汉置西河郡,治富昌。 入闽:卓宏、卓禄美、闽郡发脉。  入闽始祖卓宏,入闽时间有二说。  一说晋惠帝永兴二年,即公元305年任晋安刺史(福州)。  二说唐僖宗乾符元年,即公元874年,或广明元年,即公元880年,随王审知入闽,后升晋安 刺史。  两说相差五百多年。应该说,公元305年入闽较为符合史实。诸多卓姓家谱提到其蕃衍后裔 中有卓隐之,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即公元766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即公元797年任莆田 第二任县令。在闽郡发脉,蕃衍子孙在莆田、长乐、南安渐成巨族,且其衍传后辈兴旺发达遍布福建、广东、浙江等地。 入闽另一分始祖卓禄美、祖籍河南光州,亦系卓茂后裔,据有关卓姓家谱记载:卓禄美等廿 五人,于唐末五代十国时随王审知入闽,居福州乃卓姓入闽的另一支分始祖。 肇基南安  鉴于特定历史条件限制,现存翔云云头云峰卓姓家谱,系由谱中尊称为始祖均禄的八世孙芳焕(才焕),于明崇祯十六年癸未,即公元1643年修撰,追溯均禄之高祖父一辈卓炜。谱 载一世均禄孩提已是"圣主高皇帝十四年",亦即朱明洪武1381年,上溯四代高祖父卓炜应 是南宋理宗时代,即公元1224-1264年的人了,至于更早的先辈,据从衍传到各地支脉后裔 修撰的家谱记载,有记是卓武(唐懿宗咸通 公元860-873年中郎将,唐哀帝天佑元年,公元 904年督守同安),有载是卓佑之(北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 1034年进士,封户部侍郎,明追封镇闽王),甚至将卓武、卓佑之等同一人,其衍传世系均 未记载。众说云云,莫衷一是,不甚了了。 据综合分析推断:肇基南安卓姓始祖应该是卓炜。卓炜之先祖应是卓佑之,虽然两人相差20 0来年,约6-7代人,但一是卓姓石井老港家谱中载 :"始有宗,卓礼公讳佑之……";二是卓姓先祖在泉州百源购置的卓姓宗祠奉祀列祖列宗 牌位,首尊就是卓佑之,并无卓武牌位;三是卓姓脉裔南安翔云及海外新加坡、马来西亚、 缅甸等地均建有殿、馆、院,供奉"祖叔公"等三位真人,这与莆田秀屿营边"卓午祠"中 卓晚春(号上阳子)系同一人,卓佑之、卓晚春皆是卓隐之衍传裔孙。 而卓武,据现存安徽太湖卓氏总系图载,卓武系卓姓十三世孙,卓茂七世孙,处唐咸通,天 佑年间。但卓氏自楚卓滑大夫立姓衍传以来,已有1100多年,即使从卓茂衍传也有八百多年,十三世、七世都不符合人类繁衍规律。而且据长乐卓林兄弟渊源考载:武公迁本县十 七都卓岭,无其他任何资料载入家谱。 蕃衍  宋末元初,战火连年,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百姓颠派流离。卓炜生于斯时, 艰难困苦,先居安溪,辗转至南安,传生素朴,素朴生四子,长子名侃,入赘现同安大嶝谢 家直;三子长静迁居现同安新民蔡宅,为一世祖,已衍传一千多人口,并修有家谱,宗祠; 四子观土, 迁居现南靖山城三卞深浪,为一世祖,已衍传一千多人口,家谱于文革期间梵毁;次子长清 传生长子敬阳,家谱载其坟墓在现安溪官桥上坂驷马山,敬阳传生二子名曰均禄、均寿。均 禄现为翔云卓姓一世祖,传生现翔云翔山、云山、圳林,福庭及金安卓姓八千多人口。均寿家谱未载有后,只记往兴化,不知所终。家谱最早于1643年,最后一次于1930年修撰。宗祠 于1993年重修。长清传生敬阳后,转往石井老港再娶,传生次子茂修,现老港家谱载为大舍公,无后;三子茂为,现老港家谱因其曾为教谕、尊为教谕公,为一世祖,衍传现老港村二千多人口,并修撰家谱。长清亡故于老港, 尊为灯塔公。宗祠,宗谱于1990年重修。翔云云头均禄衍传之八世孙才浩传生士铢;才灿传生长子士作、次子士元迁往东田。士元( 钦元)现为东田美洋山坂洋一世祖,现已衍传四百多人口。  据南安市政府办03年29号文中列按户籍统计,卓姓达11000多人,位列南安姓氏排列第25 位。 外迁-迁徙  历代以来,因战乱、避祸、谋生等原因,卓氏祖先纷纷向外发展。  翔云云头均禄六世孙复宽于明穆宗,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迁往浙江平阳,易名邦 道,传生良翼、良羿兄弟,繁衍子孙,良翼、良羿分别为当地卓姓始祖,并修有家谱。均禄十世孙纯斋于明末清初由翔云经石井老港往平潭定居, 繁衍子孙,现为平潭平原桃花寨、钟门下卓姓始祖(平潭卓姓家谱载其一世祖纯斋于明正德 年间转徙此地而居有误,因据翔云卓姓家谱载,纯斋之祖父才燧生于1592年9月已是明神宗 万历年间,若按三十年为一世,纯斋应是清顺治时代的人)。 均禄十二世孙培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公元1781年入居安溪依仁里开药店并定居;卓发 、卓兴徙居安溪长秦里玉田。至2000年统计, 卓姓总人口277人。现分布于安溪龙门观山,龙美,大溪乾;官桥仁峰;剑斗剑斗;城厢玉 田、古山、墩坂。 值得一提的是,南安卓姓历代尚有诸多族人往海外谋生发展,蕃衍子孙,已知有新加坡、马 来西亚、缅甸、泰国、印尼,以及香港、台湾、粗略估计有卓姓数万人丁,他们在当地均有 注册成立社团宗亲组织,定期活动。尤以新加坡人数最多,超过三万人,"新加坡卓氏总会 "组织较为庞大,活动频繁,有色有声。与国内宗亲一往情深,藕断丝连,血缘亲情,绵绵 不断,族情、乡情、祖国情源远流长。 昭穆  炜公→素朴公衍传各支脉  云眜(昭穆、行第、字匀、名字)  南安翔云云头云峰七世起讳辨云眜(均禄公为一世祖) 冠廷才士文 培铢维懋本 克绪开鸿猷  缵承应名君 修身荣前哲 辅国显达尊  五世起辨云眜 宗伯邦甫卿尔子 元男仲淑振云孙  孝悌友恭恢祖德 诗书奕世绍经纶 南安翔云福庭十四世起讳辨云眜(均禄公为一世祖)  维迪慈并孝 恒修德与功  箕裘传奕世 诗礼衍千秋  南安东田美容山坂洋钦元公(云峰十世)为一世祖起 钦成玉龙怀荣德飞应开世泰维  宜昭穆和为贵克谢宗功乃启昌 平潭平原桃花寨纯斋公(云峰十一世)为一世祖起  讳:翥凤蟠龙惟蔚起人文定徽祖武  表:金兰玉桂斯长培俊彦大树宗枋  同安新民蔡宅长静公(时玄公麟趾公)为一世祖起 时文伯添兴 思希大敦明 万元光祖德  丕基克敬承 尚其振而远 乃惟汝之荣  昌盛开奕祀 颖芳辉国祯 朝重忠正辅  廷祥龙凤腾  南安石井老港茂为公(教谕公) 为一世祖起 茂仕联绵 永垂勋施 兴铭丕震朝廷大彰  国望文德 显播掌握 经纶克索祖训奕世辉煌  南靖山城三卞深浪观土公为一世祖起 家谱于文革梵毁昭穆无从查考。 族 谱 翔云卓姓在明崇祯癸未年(1643年)曾由芳焕据所见闻资半纂修族谱,清乾隆癸酉(1753)续修 ,清嘉庆年间翻录。清道光辛巳年(1821)再续修。民国年间再次依谱誉录。2003年四修族谱,并汇集和《华夏卓姓源流》一书,于2001年出版,受到海内外好评。 石井老港卓氏1990年续修族谱。
评论
全部评论

0.2600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