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冀州冯氏家族
冀州冯氏家族
2015-11-22 15:25:32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21  评论:
冀州冯氏家族探源 2011-09-14 00:21:45 来源:中华冯氏网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013次 评论:0条 当我们走进岳良村的时候,已是下午。还有两天就是春节了,阳光下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浓浓的喜庆气氛中。几经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了正领着孩子放风筝的冯庆双。我和他算是老相识,几年前曾采访过他。如今,他手里仍珍藏着那部光绪年间修订的《冯氏家谱》。 在宽敞的客厅里,冯庆双一边翻着古香古色的家谱,一边向我们介绍着岳良村冯氏家族的渊源,89岁的老父亲也闻讯踱过来,坐在我们旁边。冯姓出自姬姓。始祖是周文王的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在春秋时期做晋文公的大夫,他辅佐晋文公灭掉了许多小国,被封于魏地。后来他的子孙中一脉食邑于冯(今河南荥阳),是为姓。 关于“冯地”在今天的准确位置,许多书籍还认同另一种说法,就是河南新郑说。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食邑于此,他的子孙便以冯为姓。冯庆双收藏的《冯氏家谱》清晰地记载着岳良村冯氏家族属于毕万一脉,但却混淆了历史上“冯地”的本源。该家谱把岳良村当成了“冯地”,冯庆双坦言,衡水的刘宏勋先生曾对岳良村是“冯地”的说法持保留态度。那么,岳良村冯氏家族始祖是于何年迁此定居呢?这个村子又是何时被称为冯城、冯地和冯故乡呢?通过翻阅大量史料,我们仿佛找到了“冀州长乐冯氏始祖”迁居冀州的一丝线索。 西汉元帝时期,冯婕妤所生皇子刘兴被封为信都王(当时冀州称信都),同时封冯婕妤为信都太后。这位历史上的冯婕妤祖籍山西上党(今山西长子县),她聪明秀美,且因一次奋不顾身挡住向元帝扑来的恶熊,保护了元帝,深得元帝宠爱。从那以后,冯婕妤曾和儿子在信都居住过一段时间。 在一些关于百家姓探源的书籍中,详细地勾画了冯姓的缘起及迁移路线,那就是有一支从河南荥阳于战国时迁居山西上党,西汉时有一支由山西上党迁居河北。那么西汉元帝时冯婕妤在山西上党的娘家人是否会前来冀州刘兴的封地攀附,遂居住于此,从而成为冀州冯氏家族的始祖呢?《冀县地名资料》中也记载岳良村建于汉,但到底是西汉还是东汉都不清楚。但西汉时冯婕妤被封为信都太后让人多少想到她与岳良村建村的渊源。所以,要弄清岳良村冯氏先祖姓名及迁来的准确时间,还需要我们继续做许多细致的考证工作。 毋庸置疑的是,到了西晋,冀州冯氏家族开始有人在朝做官,且载入史籍。这就是冯恢父子。冯恢(36)的父亲冯太素(35)是“冀州长乐冯氏”的35世,他作弘农太守(弘农是今河南灵宝附近)时,很喜欢次子冯淑(36),想把爵位传给他。长子冯恢很孝顺,便主动把应传给长子的爵位让给了弟弟。父亲死后,他在父亲墓旁搭建了草房,守墓三年。他的高风亮节受到人们的称颂。后来,冯恢作了博士祭酒的官。   冀州冯氏家族在岳良村繁衍生息,但在两汉时尚未出现地位显赫有极大社会影响力的人物。直到西晋灭亡,东晋南迁,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后,冀州冯氏家族才一跃成为北方的显姓望族,岳良村也有了“冯城”这个显赫的称呼。这一切缘于建立了北燕国的“冀州长乐冯氏”39世冯跋。 冯跋建立北燕国   从冯庆双珍藏的《冯氏家谱》看,冯跋是“冀州长乐冯氏”的39世孙,他的祖父冯和(37),为避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避居到山西上党。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进入一个凭武力争雄的时代,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逐鹿中原,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冯跋的父亲叫冯安(38),史书记载其人“雄武有气量”。他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干戈四起的乱世,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安身立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习武投军并因军功成为西燕国的一名将军。后来西燕国因起内讧,皇族内同室操戈,后燕取代了西燕,冯安投奔后燕,被任命为将军,这时,冯安携全家迁居后燕国都和龙(今辽阳朝阳)。   冯跋是冯安的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依次是冯素弗、冯丕和冯弘(39)。兄弟四人生在乱世,长在军人之家,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可谓是将门虎子。冯跋在当皇帝前,就显示了卓尔不群的气质,他性情豪放,勇武有力,能“饮一石而不醉”。在后燕慕容宝执政时因军功,被封为中卫将军。   后燕国君慕容熙继位后,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之后又升为卫中郎将。然而慕容熙其人疑心很重,因过去对冯跋之弟冯素弗的一个积怨,而对冯跋提防心很重。当他密谋欲诛杀冯素弗时,正巧冯跋又触犯了慕容熙的禁令。冯跋担心祸及全家,就带领兄弟们离开皇宫,逃入深山。慕容熙最后终因荒淫过度、横征暴敛弄得人怨沸腾,激起百姓的反对。冯跋密切关注着形势,认为这是一个除掉慕容熙的好机会。于是他召集兄弟冯素弗、堂弟冯万泥和22名勇士密谋大事。又联合好友左卫将军张兴,取得他的支持,趁慕容熙为符皇后送葬之际,趁机举事,发动政变,杀死了慕容熙,并拥立慕容熙义子高云为帝。可是高云登基不到两年,就被身边的两名护卫谋杀。冯跋又率人除掉了叛逆,被拥立为皇帝。   公元409年10月13日,冯跋在昌黎(今辽宁义县)即皇帝位,国号仍为燕,史称北燕。冯跋继位后尊母张氏为太后,妻孙氏为王后,子永为太子。封弟弟冯素弗为车骑大将军,兼尚书事。小弟冯弘为侍中兼尚书仆射。“冀州长乐冯氏家族”一跃而成为北方的皇族。冯跋还派人回冀州故乡把在那里居住的四五千名族人迁到和龙。   北燕国疆域的大致范围在今辽宁西南和河北东北部一带。在他执政期,由鲜卑贵族拓跋焘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并且窥觑着北燕的疆土。为巩固自己的政权,冯跋在位的22年间,“历意农桑、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的“省徭赋、课农桑、重孝悌、建太学”等积极措施,使生产力得到恢复。遂使北燕国偏安一隅。   然而冯跋也有自己性格和思想上的缺陷,如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器量狭小,罢黜谏臣。终于导致在他病危时,因立继承人问题,皇后宋氏和族人意见不一,祸起萧墙,小弟冯弘借机发动政变,自立为王。他的三个儿子冯朗、冯崇和冯邈(40)看不惯同室操戈,率部投奔了北魏。北燕从此元气大伤,六年后,在北魏大军的进攻下灭亡了。靠不正当手段攫取了皇帝位的冯弘国破家亡、众叛亲离,逃到了高丽,两年后被杀。他的另一个儿子冯业(40)率300人南迁投奔江南的刘宋王朝,遂开启了岭南“冀州长乐冯氏”一脉。
上一篇 : 冯氏起源源流
下一篇 : 业公源流分支
评论
全部评论

0.1872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