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洪秀全故居
洪秀全故居
2015-11-22 15:25:36 来源:
编辑:保保
点赞:  点击:10  评论:
洪秀全故居 作者:佚名 来源:广 州英烈网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3日   洪秀全(1814-1864年),原广东花县(现花都区)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鸦片战争前后,洪目睹侵略者罪行和清政府腐bai,从不满现实到寻求真理,于1843年6月在花县创立了宗教式的反清团体"拜上帝会",提出建立"人间天国"。与冯云山等人辗转广东、广西等地宣传发动群众,终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建立起农民革命政权,定都天京(今南京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14年)的一次革命。 洪秀全故居位于花都区新华镇大布村官禄布,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1814年1月1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诞生于花县福源水村,次年举家迁来官禄布村,故居即为他少时所居。洪秀全在这里读书、教书、耕作,并从事早期的革命活动。 洪秀全故居是一幢泥砖房子,道光十年(1830年)洪秀全受聘为村中塾师,洪秀全在这屋子中完成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著作。1851年金田起义后房子被清政府焚毁,1961年广州市文物考古队发掘出房屋墙基,依据残存墙角重建洪秀全故居,附近他当年教学所在的书房阁也同时复原,并辟为纪念馆。故居建筑为泥砖瓦木结构,一厅五房,六间相连,客家人称为“五龙过脊”;坐北向南,东西宽16.5米,南北深5.5米,每间房子约13平方米。西端第一间为洪秀全夫妇住房,室内陈设简陋,仅有仿客家样式的床、桌子和凳子。第二间房子正面挂洪秀全太祖洪英纶夫妇画像,画像有洪秀全的亲笔题诗(详见《洪英纶夫妇画像》条)。毗邻的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展出洪秀全的革命历史事迹。 洪秀全故居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受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花都区新华镇大布村官禄布 电话:36861225 洪氏宗祠坐落于花都区新华镇官禄埠村洪秀全故居西侧,是一座砖木石结构、三合土墙脚的普通祠堂。祠堂坐北向南,两进深,中有天井及两庑,东西宽12.4米、南北深24.3米,山门嵌石额,中刻“洪氏宗祠”,上刻“宣统三年辛亥”,下刻“孟秋吉旦重修”。洪秀全早期曾在此向村民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参加“拜上帝会”活动。   金田起义后,洪氏宗祠被清官府捣毁,宣统三年(1911)重修。抗日战争时期,广州被日军侵占后,1939年驻扎附近的日军某部曾来拆洪氏宗祠部分木石去修碉堡,第二天有自称是洪氏后裔的日本军官矢崎,闻讯赶来制止,并出资重修洪氏宗祠。门前木匾为郭沫若手书,祠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硬山顶建筑,面积264平方米。矢崎离开时,索去洪秀全题书的洪英纶夫妇画像和《洪氏宗谱》,谓带回复制,后送回画像的复制品和《洪氏宗谱》抄本。1959年洪氏宗祠辟为洪秀全纪念馆。
评论
全部评论

0.2455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