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州衙院古莊園
2015-11-22 15:25:35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11
评论:
思州衙院古莊園的魅力
(岑鞏:2009-06-23 15:14:26)
作者:張維軍
石巷道、石院墻、石水缸、石踏跺、石壁畫,八卦岩、太極圖、古老的神龕、罕見的村民兩朝祖先靈位、雕鏤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這一切,在偏僻的大山歷史的煙塵廢墟中赫然呈現,見證著這隅蠻夷之地曾經的古雅、高貴和輝煌,顯得極其神秘誘人。
這是在岑鞏縣注溪鄉衙院土家寨所能見到的景象。盡管厚重的歷史大書已經翻到了二十一世紀,但這座神秘的小山寨卻偏安一隅,靜靜地守候在古樸的歲月裏,倣佛在等待有人來重新打開它那厚重的輝煌時光,解釋它的奧秘,但是沒有人能夠找到它那深隱的密碼。
我們只能從老人依稀的記憶裏和《岑鞏縣志》簡單的文字敘述中,獲得丁點關于這座古老村寨的信息,越是少量的信息,越是讓人感到揪心——這裏的魅力實在是蕩人心魄啊!
從岑鞏老縣城西去18公裏,在龍江河南岸,就是思州著名的衙院寨。它是思州田氏土司後裔的世居地,今屬岑鞏縣注溪鄉,現有50多戶人家,200余人,其中田姓土家族45戶。
這裏,青山翠竹,雙河曲抱,南有“八卦岩”名勝,環境奇特而優美。這裏,房屋建築規模宏大,居宅壯麗,布局雄奇,在古思州首屈一指。據史書記載,民國時期,原有十五座大窨子房四合院落,一律坐西朝東,東西進深500米,南北長1000米,呈橢圓形。整個寨子圍了一道泥石砌築的土墻,窨子房之間有花石鋪砌的巷道相通,建築規模之宏大在土家族村寨來説是極為罕見的。可惜此時窨子房四合院慘遭火焚,毀了14座,現僅存1座。新中國成立後在遺址上又建起35幢正屋和6幢廂房。今天,鱗次櫛比的古雅院落,形成別是一番奇特的景觀。
四合院內木屋建築極具民族特色,以歇山式屋頂為主,分正房、廂房、對廳等,連接成走馬轉角樓。正屋內有連三間或五間兩種。堂屋是全宅的中心,作為供奉祖先和接待客人之用。在幸存下來的那座最古老的四合院的堂屋裏,還能看到主人田永高家供奉著從清朝至民國時期所有祖先的原始靈位牌和古老的神龕,其中還有雕鏤精美的觀世音菩薩,極為罕見。中堂後面一間稱道巷,架一木梯上樓,作盛米、腌菜等專用。左前間設“火鋪”,後間為內室,右房是兒孫媳婦新房或客房。正屋樓上下住人,也用于堆放雜糧、蔬菜、辣椒等。正屋基地比廂房地基一般高0.9米。正屋前左右兩側建造廂房,有連二間或三間,一樓一底,樓下是堆放柴草、喂豬、牛、雞、鴨的地方,樓上設若幹臥室專供兒孫住宿或作客房和書房之用。廂房樓上設欄桿走廊,與正屋相望,別有風趣。其房屋建造很講究帶個“八”字:房高1.98丈或1.88丈(即6.6米),中堂過間1.28丈,開間1.18丈等。木屋建造不用一釘一鉚,梁柱間的銜接全用鑿棚扣住,異常堅固。它反映了土家族人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建築藝術。
木屋的花檐和窗簾,雕刻古雅,有“喜鵲含梅”、“龍鳳呈祥”、“松鶴遐年”等圖案。各家正屋均裝“六合門”,取“天地四方”、“五行説”、“天下一統”之意。衙院田氏嫡裔安裝“六合”大門,標榜土司門第的顯赫。
據寨上老人講,衙院寨前至龍江河面800米地段,豎有20余座功名華表和7座貞節牌坊,雕刻工藝考究,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毀。寨右後山是田氏祖墓,均建碑石銘文,碑帽重檐屋殿式,中有凈瓶頂壽,碑門雕刻墓表,載死者生前功名官位等。寨後為“八卦岩”名勝,岩縱4米,橫寬2.5米,高1.7米,上有自然龜形紋顯然,中多裂縫,儼如卦爻,奇特異常,迥非人力所為!岩上藤蔓覆蓋,四周園林環抱,風景幽雅。民國《岑鞏縣志》雲:“拜訪田氏門者,必往觀之。”“八卦岩”前為雙室石棺墓穴,此種墓式淵源待考。
岑鞏,古名思州,思州田氏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從隋開皇年間(582年)起,世襲830多年。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二十六世田琛犯上伏誅,籍沒家産,子孫避散。衙院寨這片住房是田氏土司後裔田維棟重返故土定居岑鞏注溪後于清初建成的,衙院莊園因此而得名。
上一篇 :
山西阳城海会寺
下一篇 :
孤守湘西300年的田家老屋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热点资讯
1
2
3
4
5
6
7
8
宗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