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城梅氏考证
2015-11-22 15:25:35 来源:
编辑:保保
点赞:
点击:25
评论:
江西南城梅氏考证
按:江西省南城县(古建昌府)明清时梅姓是本地五大姓之一。时代变迁,百姓外出甚多。今日,梅家人仅以东河(一说东湖)梅或西湖梅区别,且说:东、西两派往上算还是两兄弟。下文载自《南城东河梅氏族谱》卷一第十二页。主要阐述江西南城东河梅与西湖梅的始迁祖是谁?一世祖世如何定的?出自宣城还是哪?当是清康熙年翰林公梅之珩考查论说得细。特刊出此文,以利辨析。断句有错,还请指正为感。 ――十八世孙 梅花笑
江西南城东河梅氏《氏望宗派考》
——选自《南城东河梅氏族谱》
梅氏远出梅伯,欧阳公为圣俞公墓志铭已因其说。考殷本纪不备。纪其人唯大。纪曰:贤臣梅伯,性忠直,数谏诤纣。万姓统谱则以为殷懿亲子,姓也。或曰:梅姬姓殷,太师琦御居梅林,因之为氏。…然按氏族博考一编,摭揽谱籍至数千卷,类其同源异派者为第一篇,曰:某氏有二,某氏有若干条。缕陈之而不列梅氏,且断归诸夏商之世房。彭诸封以国为氏之例,则万姓统谱。欧铭之足据也,明矣!
望识汝南也,实今河南汝宁府郡,本前汉置。名胜志载所属固始县。有曲河水出汤坑之梅池。寰宇记谓之浑全汤去县南四十五里,其汤绿色。郡治古汝坟间(閒)。周文王化行之地。直道尚存,有月旦里,在旧平舆县之二龙乡。此姓氏郡望之原也。
余族自抚宜返于盱,以宜派,固盱西湖(以南城西湖梅自称一支)所析。其地舆谱皆仍号西湖也。而其源本出宣城。参二西湖谱,与宣异者,有二:曰姐且(始)迁祖:宣之始迁祖,福公。嘉祐四年,欧阳文忠之所编也。公九江寿春人也。本传奏书煌煌正史,而西湖复从福公上溯二代。有绛公者,成帝时太尉,因忤佞臣退而不仕。夫太尉尊比丞相。迹其风烈复较赫于仙尉。史文何以脱略,又于福公为祖。其奏书亦必序其家世,俱且缺如。稽太尉沿革,本秦官,汉初因之,文三年省,景三年复置,五年又省。武元狩四年更名大司马。至后汉,建武二十七年始复旧名。是成帝三代未尝有太尉一官也。今未敢遽信。第循欧本以福公为始迁祖。其序迁祖也,也称询公以上世居江州德化之南湖。其子福,一名世爵,生三子。伯与季仍居江州。其仲禄五公迁南城。检宣谱询公之子五人:鼎臣、宝臣、得臣、辅臣、清臣。不列世爵。惟于询公幼弟谊公者,载甚赘豫章李氏,因居郡之武桥龙腹西社,生省卿、冠卿、君卿。君卿初徙麻城,其后转徙江州、湖口。省卿、冠卿不载迁徙。由是观之,居江右者谊公,非询公也。且昉于谊公?昉于询?谊而上也,其伯仲季之散处江州及别地者,即谊公之子弟三人,非询公之孙,所称世爵之三子也。则二:西湖谱之始迁南城,曰禄五公者,当即为冠卿公。夫人生千百年后,流离转徙,数世而上,已有不相闻者。乃一披图而数十世联若贯珠,瞭如指掌,岂非厚幸?然梅氏一谱,自欧公之铭,都官已委,诸世远不明,欧公不明而后人明,何以称焉。今不敢妄为图次,惟谨考订。二西湖谱之异宣城者,使画一,盖让公、询公、谊公本昆弟,世宣城人。故曰:江右之梅源出宣城也。不征宣城而何征哉?宣自唐中叶以前,世代讳字无考。惟载吴兴驈公生贶,贶生仪及价,仪生惇,惇生充实,充实生日进、日俨;日进生之概,之概生高及远。远由吴兴为宣城掾,家焉。生子三:曰简、曰超、曰章。超生邈及厦,邈生让、询、谊,让生尧臣、正臣、彦臣、禹臣、纯臣,询、谊所生如前。此十二代者,缘定自欧手,不敢割置。因详志之。
若夫谊公之仲子冠卿禄五公迁南城,禄五公之孙平二公迁宜川,宜谱中间遭丧乱,其支派以浩繁荡析多脱略而难稽。故自平二至彦余公不能确纪其世数。然其由来虽较迩而以东河别之,其为远出一也。则即谓抚宜也。故西湖也,宣城也,均等之。吴兴而上,寿春而下,可耳。唯揭其纲领曰:居寿春者,福公也;迁吴兴者,驈公也;远公迁宣城;谊公迁江右;禄五公迁南城;平二公迁宜川。余祖彦余公以宾贡仕宋,自宜复返于盱,中间叠遭兵燹,子孙散处,世系难稽。至明玉二公始可考核。故以玉二公为一世祖,而以彦余公为始迁祖。
疑以传疑,信以传信。凡以致慎尔。
十三世叔祖:进士翰林、资政大夫:小素公传
公讳体萱,榜名棠,字子聘,号小素,一字欢庭(嘉庆癸酉五月初三生)。先世由抚宜迁盱之南城,遂为南城人。曾祖南萼,祖承立,父九皋,以公贵。诰赠资政大夫,升用道加四级。公幼励志于学。髫龄入泮试,则前茅,年二十二领道光乙未乡荐(恩科举人)。丙申联捷成进士,授工部主事。逾年赠公捐馆。公哀毁骨,立服缺起。复供职京师,恭遇覃恩,诰封二代及本身妻室。庚子充顺天乡试,武闱同考,以老母路遥艰于迎侍,俸满请改。部选湖北安陆知县。下车甫月余,民间称善治。旋板舆迎养,阖邑绅民及武弁,随公出城,跪道相迓,其感服如此。甲辰督修府城。工竣议叙加二级,调署黄梅,委修三省驿路大堤,加知州衙内。丙午充湖北乡试同考官。以周君恒祺卷为房首,后由翰林官山东巡抚,升漕督。人服其识,明年调补蕲水。莅任后,凡救溺赈饥,平粜均漕,祈晴祷雨,以及修书院,增膏伙,靡不尽心,竭力嘉惠。士民因拿获邻境劫案内江洋大盗,并缉获邻省沿江叠劫盗首,以同知直隶州用调补汉阳,再调江夏。己酉冬,塘角失火,舣舟丛密,延烧三十里,毁船数万。公闻信即往,派水龙沿河施放,多雇划船,往返渡人。公亲坐小艇,出入火林,救出数千百人。逾日火始熄。公于蛇山搭棚万座,捐俸纾难,每人日给升米,饬筹款,设局月给衣食,保全不少。卸篆日,绅耆士庶绘三邑德政图及牌匾,公送升署德安同知,以办剿抚。随带加二级,特授武昌府同知,请二代四品封典。复以拿获逃将,保照军工,随带加二级。咸丰辛亥,充湖北乡试内监试,办理全省灾赈堤工局务,加知府衔(诰授朝议大夫)。壬子,赴部引见,召对乾清宫请假省亲,在籍督理团练防堵。因捐办筹防,奏请以知府归部选用。癸丑,简放安徽凤阳府知府。甫晋省,即接家信,知程太夫人寝疾,呈请开缺归养。朝夕泣祷,愿以身代,竟无药而愈。丁巳冬,奉太夫人避乱江苏上游。慕公名,闻公至,托松勇随同,克复镇江府城,奏保赏戴花翎,以知府留苏补用。委办宝山、海塘、黄渡运河事务。请加道衡,护理江苏海运粮道,晋三代二品封典(晋封资政大夫)。庚申告假回籍。辛酉太夫人病剧。公日侍汤药,衣不解带,卒弗起。公哀号擗踊如礼,迄终制余痛依然。同治辛未,纂修本邑府县志(《同治建昌府志》、《南城县志》),拾遗补缺,井井有条。主盱江讲席,评定甲乙,士林服之。公兄三人,长兄早故,遗二女。公为抚字,择嘉偶,备丰妆,视若己出。仲兄继逝,仅一子。公视若所生。为保训导,未就改官县丞。荐升知县后,令江苏昭文。三载治学,悉本公传课,诸侄孙与己孙同塾,均髫年游庠食饩。公(娶杨氏,获诰封、晋封夫人)生子(梅崇诚:咸丰举人,任内阁中书,协办侍读,诰授奉政大夫。子五:景禹、景康、景福、景宣、景虞;孙光钰、光钲),一登贤书就导。曾孙二尚幼。公寿六十(公元1813年——1872年)。
著有:《耕余别墅》、《制艺稿》、《青珊瑚馆诗钞》待梓。
于同治壬申六月十二戍时卒。
——《南城东河梅氏族谱》之一卷
建造宗祠碑记
从来后嗣之昌,原于祖德。盖其蕴蓄深厚,故能垂裕无穷。为子孙者,可不知所自耶。余族,自宋彦余公从抚(州)宜(黄)迁居建(昌)郡之南城,历十余世,代有伟人。暨明前塘公,支派渐繁,人文渐著。传至先大人而世德弥显。早岁拔帜艺坛,蜚声胶序。每思抅宗祠,以妥祖灵而未逮。迄余成进士入秘院,先大夫不昔多金购东河地址,急欲监造,以售素志。又以规模广大所费不赀而姑辍。余于壬午岁再还朝,右十余年来,屡奏天子,命旌车四驰,劳心于文章甲乙之下,而祠宇仍缺焉。未举非敢缓之,盖有待也。癸已冬,命廷谐归里经营。长儿廷隽乃捐赀以兴厥事。廷谐由是庀材鸠工,殚志竭力,崇宏其制,壮丽其观。匝两期而工竣。岁己亥,余奉命礼南岳。廷谐来省觐,爰绘图以告成于余,且述工料之所需几何,支下子姓所广,春秋祀之田又几何。余是跃然喜曰:是固先大人之志也,而今乃得一一遂之矣。欧阳子有言曰:“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
余祖考树德最厚,宜享其隆。今幸承覃恩重赐,紫诰褒美,显荣光溢宗祠。洵足以表扬先人而永庇乎后裔矣。是役也,兴于乙未年五月,竣于丁酉年九月。约费一千七百有奇。廷隽前后所赀千余金,余则廷谐肩其任,倾己赀以成之,是皆能成祖志,而不妨余之所命者,因为之记。至各房子姓所出,广祀田亩,另如列,以勒于石。
皇清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岁仲月长至日六世孙之珩立
——《南城东河梅氏族谱》
江西南城梅氏宗族脉络
――江西省南城县梅开丰辑
始迁祖:梅彦余:号碧岩。南宋宝庆(公元1225年—1227年)时宾贡(辞海:宾贡:古代地方向朝廷贡士时,设宴以待应举之士),任江西吉安府学升,山东东昌府范县令。取妻黄氏。生卒葬未详。
—《南城东河梅氏族谱》:“氏望宗派考”
第一世:玉二:梅前塘:生卒未详。葬南城四都仰沙州乾山巽向。娶郑氏。子一:梅竹。
第二世:松三:梅竹:字仁窗。生卒未详。乡饮大宾。娶黄氏。合葬三都响岭。继罗氏。子二:梅万英(黄出),梅万杰(罗出)。
第三世:焕十二:梅万英:字心雪。明代万历(公元1573年在任内),任广东潮州府通判。生卒未详。葬四都林家堰。娶余氏。子一:梅春先。
第四世:秀四:梅春先:字震初。明代万历戊子年生(公元1588年——?)。子六:梅锡位、锡龄、锡(单名,排名第六),其余或殇或止。以孙(梅之珩,音heng)贵。
第五世:恭十二:梅锡:字永公,号省斋。明代天启辛酉生,清代康熙丁亥卒(公元1621年——1691年)。寿71岁。以子(梅之珩)贵。习易经,邑庠生。敕封征士郎,生平事迹列乡贤榜传录。子三:梅之珽、之珩、之琬;女六。
第六世:敬十六:梅之珩:字左白,号月川。顺治己丑生,雍正癸丑卒(公元1649年——1734年),享年85岁。康熙乙丑进士,殿试第三甲,选翰林院清书庶吉士,授检讨,纂修《三朝国史》、《周易折衷》、《毛诗(诗经)》、《春秋》、《朱子全书》、《渊鉴汇涵》、《广群芳谱》、《康熙字典》。升右中允、左中允,再升侍讲、侍读,提督、顺天学政、东宫讲官,升詹事府少詹事(《辞海》:主管东宫内外庶务、皇后太子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加一级。父母及本身妻室授敕封。康熙五十二年又诰封二代及本身妻室,荫一子(次子梅廷对)入国子监读书。任河南典试正考官,江南试事正考官、殿试读卷官、文武殿试读卷官,再荫一子(三子梅廷谟)入国子监读书。雍正癸卯致仕(退休),十年后,以高寿八十五岁卒。
著有《西清珥笔》、《古今近体诗十卷》、《一亩居古文八卷》、《制艺稿》。传入郡县乡贤传录及《南城县志》。
娶妻万氏,子五:梅廷隽、廷对、(王出)、廷谐、廷谟、廷抡(万出)。以子(廷对、廷谟)贵,王、万氏受诰赠。
第七世:惠十七:梅廷对:字以茂、策三,号素岩。康熙壬戌生,乾隆癸酉卒(公元1682年—1753年),享年72岁。承恩自幼在国子监读书,康熙乙酉副榜第一名,辛卯举人,癸巳进士,殿试第三甲,选翰林院清书庶吉士,授检讨,顺天乡试同考官,会试同考官,康熙六十一年,授征仕郎,雍正癸卯授武英殿纂修,官改广西道监察御使,掌浙江道、协助山西道、陕西道事,巡视西城钦差,漕运山东都,移运转运盐司兼理盐法、道运使,署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
著有:《汲古堂集四卷》、《东山卧吟一卷》、《素岩杂著六卷》。事迹载郡志。
娶鲁氏、继范氏、副陈氏,获诰赠、诰封。子五:梅云鹏、云瑞(鲁出),云从、云翥、(范出)、云皋(陈出),女一。
第八世:义十:梅云鹏:讳云鹭,字砥峰.康熙己卯生,乾隆辛巳卒(公元1699年——1762年),寿63岁。雍正癸卯举人,授四川试用经历,新宁、苍溪、庆符知县,成都府什邡县知县,山东茌平知县,卒于任内。娶鲁氏(贵州都筠知府之女)、王氏。子五:梅沛泽、沛勋、沛泉、(鲁出)、沛川、沛蛟(王出);女一。
第九世:文二:梅沛勋:字集成。康熙己亥生,乾隆癸亥卒(公元1719年——1743年),24岁卒。娶举人、内阁中书之女陶氏,高寿84岁。子一:梅南萼。
第十世:行二:梅南萼:字占先,号芳圃。乾隆丁巳生,乾隆乙卯卒(公元1737年——1799年),58岁卒。娶王氏(36岁卒),副吴氏(84岁卒)。子一:梅承立;女二:(王出)。以曾孙(梅体萱)贵。
第十一世:忠一:梅承立:字礼全,号澹园。乾隆己卯生,嘉庆己未卒(公元1759年——1799年),40岁卒。娶王氏(44岁卒),子一:梅九皋;女一。以孙(梅体萱)贵。
第十二世:信一:梅九皋:字鹤寿,号声闻。乾隆戊申生,道光丁酉卒(公元1788年——1825年),37岁卒。太学生。娶程氏(享年78岁)。子三、女四:梅春荣、春魁、体萱(传另列)。以子(体萱)贵,三获诰封、晋封、累封。
第十三世:科二:梅春魁:字馥庚,号聿(YU音)岩。嘉庆庚午生,咸丰辛亥卒(公元1810年——1851年),41岁卒。丙午举人,精经术,淡于仕进,候选教谕,资助紫阳书院,侍养老母,力助兄弟,课子弄孙,身染厉疾,中年而逝。事列郡邑乡贤传录。娶张氏(58岁卒),子一:梅崇诰(出继春荣,兼祧荣、魁两房);女二。以弟(体萱)贵。
第十四世:第一:梅崇诰:字性存,、琴舫,号磐方。道光戊子生,光绪甲辰卒(公元1828年——1904年)寿76岁。附贡生,报捐县丞,指发江苏海运、河运出力,代理元和县知县,运解河南赈米出力。升江苏昭文县知县,诰授中宪大夫。娶邓氏、副张氏。子三:梅纲、梅纪、梅源淦(苏浦)(传另列);女二:长适翰林院检讨、湖南永顺府连培基;次适大桃县知县邱音英。
第十五世:联一:梅纲:字彝常,号荫孙、德舆。(梅花笑的太祖父)咸丰壬子生,光绪丙子卒(公元1852年——1906年),54岁卒。邑庠生,詹事府主簿。娶黄氏。子四:梅景尧、景圣、景星、景舜;女二。
联二:梅纪:字庆浦。子二:景云、景文(均居江苏昭文县,今常州市)。
联四:梅源淦:字苏浦、蔬甫,号爱泉。咸丰己未生,民国壬申卒(公元1859年——1932年),寿73岁。恩贡生,国子监典籍。授儒林郎。娶林氏,诰封安人。子一:梅景汤;女一。
第十六世:芳一:梅景尧:字举贤、达士,号履祥(梅花笑的祖父)。光绪乙亥生,民国36年卒(公元1875年——1947年),寿72岁。太学生,私塾先生。娶万氏(光绪辛巳生),子五:光熙、光照(梅花笑的父亲,号斗垣,出继景星)、光炎(止)、光煦、光煌(号玉书);女:群英(适福建南平县房村口药店主南城籍人邵兆鼎)。
芳二:梅景圣:字晋祥,号鲁臣。光绪丁丑生。娶李氏,子三:梅光勋、光杰(出继景舜)、光燕。
芳三:梅景星:字益祥,号润三、斗三。光绪己卯生,民国癸亥卒(公元1879年——1923年),44岁卒。立景尧次子光照继。
芳四:梅景云:字恒祥,号曼卿。子四:光蒸、光罴、光慈、光宪。
芳六:梅景汤:字萃祥,号式祖。子四:梅光鑫、光钧;光镕、光钺(两殇);女一:光嫦。
芳八:梅景文:字震祥:号虞东。子一、女二(居江苏昭文县,今常州市)。
(第十七世:光字派;第十八世:开字派,第十九世、第二十世待整理)
(注:本族行派,每代贯以一字,向派十六世,曰:玉松焕秀恭敬惠义文行忠信科弟联芳品节清高。
第十九、二十世尚无字派,今新添二字。喻第十九世大多数人之清贫,第二十世人智商、情商、财商、健商节节高。)
(下略)
江西湖口梅氏
宣城《宛陵梅氏宗谱》载,宛陵梅四世孙谊公赘豫章(南昌)李氏,居武桥龙腹西社,其子三:长省卿,居原地;次冠卿,徙南城;三子君卿,徙麻城,后孙鼎徙湖口。
黄冈《梅氏宗谱》载:“……远(宛陵梅始祖)昭宗光化中为宣城椽,因家宣城。远七世孙鼎,宋理宗乙酉科进士,任福州守,归遇金兵,至湖口遂家焉。而湖口之梅始此……。”
明万历年间,湖口梅氏裔孙岩泉,赴祖居地访谱联宗,时宣城族人以诗赠之,谨录数首以证其源:
岩泉侄访谱诗以赠之
梅世表
青云有客自浔阳,手出遗编志始降。
万壑朝宗推宛水,百川分派是他邦。
扁舟已自轻千里,鼓棹何妨隔九江。
此去相思凭雁足,骊歌一曲泪成双。
赠湖口岩泉侄访谱
梅一第
按:岩泉世居九江湖口派,自都官而下为十七世。
雨余闲步出柴桑,忽听高贤访故乡。
湖口望来通月窟,澄江倒影接天光。
星分北斗思垂裕,地近东流自发祥。
宋代衣冠今未杳,宛陵事业有余芳。
湖口岩泉侄见访宗谱赋此志别
梅世辅
读罢遗编允在兹,渊源有本自无私。
九江扩迹光先业,千里寻宗广孝思。
鸟咏玉壶人欲醉,草沿金勤马先驰。
陵阳别去情无限,清梦劳劳旅夜时。
赠湖口岩泉侄访谱
梅同春
湖口多名彦,追寻宛水源。
溯流知别派,探本识同根。
文肃家声旧,都官世译存。
君今虽异处,即此是贤孙。
江西南城梅氏
按:南城梅氏梅冰,北京大学二零零四届经济区域学硕士,就职京都 ,素存家国情怀,秉敦亲睦族之谊,将南城《东河梅氏宗谱》史料予以整理,邮祖籍之地宣城,叶落归根,得以联宗。涓涓之思,绵绵之情,族之俊彦,后之楷模。(铁山)
据南城《东河梅氏族谱》,自唐中叶以前,世代讳字无考。惟载:吴兴驈生贶;贶生仪、价;仪生惇;惇生充实;充实生日进、日俨;日进生之概;之概生高、远。远由吴兴为宣城椽,家焉,生子三:简、超、章;超生邈、厦;邈生让、询、谊;让生尧臣、正臣、彦臣、禹臣、纯臣。若夫,谊公赘豫章李氏,居郡之武桥龙腹西社,生省卿、冠卿、君卿。
梅冠卿(禄五公)迁南城,禄五公之孙平二公迁抚宜,抚宜谱中间遭丧乱,其支派以浩繁荡析多脱略而难稽。故自平二公至彦余公不能确纪其世数。
始迁祖梅彦余,号碧岩。南宋宝庆(公元1225年—1227年)时贡士,任江西吉安府学,升山东东昌府范县令。
三世祖梅万英,字心雪。明代万历(公元1573年在任内),任广东潮州府通判。生卒未详。
六世祖梅之珩,字左白,号月川。顺治己丑生,雍正癸丑卒(公元1649年—1734年),享年85岁。康熙乙丑进士,殿试第三甲,选翰林院清书庶吉士,授检讨。纂修《三朝国史》、《周易折衷》、《毛诗(诗经)》、《春秋》、《朱子全书》、《渊鉴汇涵》、《广群芳谱》、《康熙字典》。升右中允、左中允,再升侍讲、侍读,提督、顺天学政、东宫讲官,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加一级。任河南典试正考官,江南试事正考官、殿试读卷官、文武殿试读卷官。雍正癸卯致仕(退休),十年后,以高寿八十五岁卒。著有《西清珥笔》、《古今近体诗十卷》、《一亩居古文八卷》、《制艺稿》。传入郡县乡贤传录及《南城县志》。
七世祖梅廷对,字以茂、策三,号素岩。康熙壬戌生,乾隆癸酉卒(公元1682年—1753年),享年72岁。康熙乙酉副榜第一名,辛卯举人,癸巳进士,殿试第三甲,选翰林院清书庶吉士,授检讨,顺天乡试同考官,会试同考官。康熙六十一年,授征仕郎,雍正癸卯授武英殿纂修,官改广西道监察御使,掌浙江道、协助山西道、陕西道事,巡视西城钦差,漕运山东都,移运转运盐司兼理盐法、道运使,署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著有:《汲古堂集四卷》、《东山卧吟一卷》、《素岩杂著六卷》。
八世祖梅云鹏,讳云鹭,字砥峰。康熙己卯生,乾隆辛巳卒(公元1699年—1762年),寿63岁。雍正癸卯举人,授四川试用经历,新宁、苍溪、庆符知县,成都府什邡县知县,山东茌平知县,卒于任内。
十三世祖梅春魁,字馥庚,号聿岩。嘉庆庚午生,咸丰辛亥卒(公元1810年—1851年),41岁。丙午举人,精经术,淡于仕进,候选教谕,资助紫阳书院,侍养老母,力助兄弟,课子弄孙,身染厉疾,中年而逝。列郡邑乡贤传录。
十四世祖梅崇诰,字性存、琴舫,号磐方。道光戊子生,光绪甲辰卒(公元1828年—1904年)寿76。附贡生,报捐县丞,指发江苏海运、河运出力,代理元和县知县,运解河南赈米出力。升江苏昭文县知县,诰授中宪大夫。
十五世祖梅纲,光绪时为詹事府主簿。
此支梅氏宗祠,先后有过两副叫人称羡的对联:“父子翰林,五子登科”、“一门四代四进士,两榜五子五登科”。
南城梅氏字辈排行:玉松焕秀、恭敬惠义、文行忠信、科弟联芳、品节清高。
上一篇 :
湖北黄陂五青打古什梅氏简记
下一篇 :
天津梅氏的来历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热点资讯
1
2
3
4
5
6
7
8
宗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