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惠氏红豆斋遗址
2025-05-07 15:36:00 来源:
编辑:孟庆媛
点赞:0
点击:2
评论:0
历史渊源
主人背景:红豆斋是清前期苏州学者祖孙三代惠周惕、惠士奇、惠栋的书斋,东吴惠氏三世传经,引领一时学术风尚,使得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成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变迁之枢纽。
名字由来:康熙年间,惠周惕从东禅寺移植了一株宋代红豆树于宅前,因此将书斋命名为 “红豆斋”。
遗址考证:根据颜世和先生对《吴门表隐》《双塔影园记》等文献的考证,红豆书庄东不超过东禅寺,南不越过冷香溪,西不过官太尉桥,北不超过升龙桥。东禅寺在现在苏州大学校园内,文星阁(旧称钟楼)的北面,官太尉在唐家巷西端,升龙桥宋代称 “万寿寺前桥”,明代始称 “升龙桥”,在清末图中称为 “兴隆桥”,而冷水湾即冷香溪,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溪,后被填平,民国时的读书湾就是冷香溪,所以惠氏红豆斋遗址应就在现在的唐家巷读书新村附近。
文化价值
学术价值:惠氏祖孙三代在此潜心研究经学,形成了著名的吴派汉学,对中国古代经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吸引了四方名士前来交流访问,成为当时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文化象征:红豆树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相思、爱情、友谊等美好情感,惠氏红豆斋以红豆树为名,不仅体现了惠氏家族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也成为了苏州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上一篇 :
洪皓故居
下一篇 :
杭氏旗下服务型企业(如部分服务类杭氏关联企业)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热点资讯
1
2
3
4
5
6
7
8
宗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