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太原工业学院副院长仉志余
太原工业学院副院长仉志余
2025-04-23 10:08:16 来源:
编辑:孟庆媛
点赞:0  点击:10  评论:0

仉志余,男,生于1957年12月,山东省寿光市人,中共党员,现任太原工业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数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履历 1973年1月至1975年7月在山东省寿光县第二十中学(五台中学)读高中。 1975年7月至1978年9月在山东省寿光县五台公社南仉联中任民办教师。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山东大学数学系读本科。 1982年7月至1988年4月在山东矿业学院(现山东科技大学)任助教,其中于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助教班学习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 1988年5月至今在现单位工作(期间单位名称经历过"太原机械学院专科学校"、"华北工学院专科学校"、"华北工学院分院"、"中北大学分校"等之变,2007年4月始称太原工业学院)。 1988年5月任讲师,1992年4月晋升副教授,1996年11月晋升教授。 行政职务先后于1993年1月至1994年2月任基础部副主任(副处级)。 1994年2月至1996年6月任基础部主任兼党总支书记(正处级)。 1996年6月至2008年8月任华北工学院分院副院长。 2008年8月至今任太原工业学院副院长(副厅级)。 先后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山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数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工业与应用数学会常务理事和山西省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教学研究 多年来一直从事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分别为本、专科生和硕士生主讲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泛函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应用》等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学生与同行专家的好评。多次被评为校级"三育人"先进;1990年获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优秀奖;1993年被评为兵器工业总公司青年教师后备学科带头人;1994年被评为兵器工业总公司优秀教师;1996年被评为中共山西省国防科工委优秀党员;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普通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2003年被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2006年被评为中共山西省高校工委优秀党员。科学研究领域主要有常微分方程与泛函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及其在经济、金融和管理科学中的应用等。先后主持或参与过7个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已被SCI、EI、ISTP、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摘评》等收录。主编高校教材9套,其中《大学数学应用教程》(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被评为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其他还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先后主持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10个,其中已获得山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主讲的"线性代数"课程被评为首届(2003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出版教育教学专著《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特色论》(2005年)和《大学生成才导引》(2010年)。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奖章。现为山西省大学数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和中共山西省高校工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仉志余同志,曾经先后主要分管过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安全保卫工作等,现分管学生教育与管理、共青团、图书馆和网络与信息等工作。在院党委领导下,积极投入本职工作,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赶超跨越和矢志不渝的精神,在学校历经十年专科教育、十四年本科教育,特别是近五年完成独立设置升本和在新班子四年多的转型跨越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抓教学工作,重在质量保障 (一).快速改善办学条件 首先,通过举办本科教育十年实践,较准确地把握了我院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我院的层次定位、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现了学院从千余人到万余人的规模转变和从专科到本科的层次转变。其次是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例如在短短三年内通过争得惠普公司为我院垫资1400万元、争取到"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经费2150万元和美国通用电气合作共建资金2400余万元等有力措施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千余万元增加到5823万元,生均达6388元(至08年)。争得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等垫资400余万元,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的赠书等措施使图书馆纸质图书从19万余册增加到52.79万册。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独立设置评估,并一次经教育部批准了29个本科专业,属于全国仅有。两个实验室成为省级示范试验中心。 (二).大力提升师资队伍 通过推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战略,加大了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截止到09年,举办本科十年,使专职教师从260余人增加到462人,教授从2人增到17人、副教授达156人,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3%,其中博士增加到19人;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提高。近年来完成教学改革项目百余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其中本科层次省级教学成果奖已有4项。先后派出13名选手,参加省教学基本功竞赛,分别获得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七个三等奖,赢得了举办者和省内高校的好评。 (三).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本科教学的十年中,我们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兼顾个性发展为目的并具有鲜明工程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从01年起,我们对本科高等数学等课程施分级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推行高等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其系列教科书(共7本)获09年山西省"百部(篇)工程"成果二等奖;"构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09年成为省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四).创建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二是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实施效果显著,曾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报导。三是狠抓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四是大力推进与大中型国有企业订单式培养零适应期就业等措施,确保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09年获得省级立项。 (五)、突破合作办学模式 从05年开始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洽谈合作办学并获得教育部批准,06年首届招收81名学生, 07年320人,08年500余人,09年800余人,逐年扩大,现仍在顺利进行中。同时,我院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518所每年接纳我院机电类专业三年级学生入所实习实训一年,到2010年完成4届学生培养,本行业就业率达80%以上。 (六).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如我院毕业生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平均达到 65 %,08、09年达到75%以上;考研率达到 14.3%;其中考取全国重点院校的超过56%,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35%。多年来,学生在数学建模、机器人设计等全国竞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前茅。我院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曾先后两次被中国教育报报导。 二、 抓科研工作,力在机制创新 从08年8月进入新班子后,该同志除分管教学工作外,又增加了科研工作的分工直到2010年1月重新分工为止。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学习、调研和思考,较快地确定工作思路、创新激励机制、开拓立项渠道、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思路明确 1、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基本方略。 2、坚持科研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原则。坚持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创新科研机制,完善科研政策,调整科研思路,强化科研重点,整合科研力量,为科研工作在我院 "注重实践、突出能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3、坚持以应用为目的的方向。在我院科研工作内部关系上,我们应以基础研究为支撑、应用研究为重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并重。在自主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科研团队建设、科研方向凝练以及科研力量的整合上狠下功夫,力争纵向(国家级科研项目)有突破、横向(课题)有拓展、成果(奖项、专利)有市场。 (二)、成效初显 1、部签订了任期3年(2009-2011年)科技工作目标责任书,实现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克服了以往一年期责任书的弊端。 2、程选举产生了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并召开第一届全委会审议了关于"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09年中央与地方供给实验室建设方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工作"、"图书馆采购图书方案"和"学院2010年工作计划"等学院的重大议题,充分发挥了"专家治校"作用。 3、组建了十一个科研团队,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初步成果是建立了材料工程系与中科院山西煤化研究所的合作关系;组织科研骨干教师分别去山西古县、太钢集团、太化集团、太谷航天518所和山济南多个企业和研究所调研洽谈合作意向均有不小收获。 4、活跃学术氛围。仅09年一年就邀请到包括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长江学者、一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育部副司长等2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到校作学术报告31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赞扬,创造了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 5、09年全院已发表第一单位SCI收录论文3篇、EI收录论文5篇达到我院历史最高年份。获得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一人,取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项。申请到纵向科研课题20余项,经费90万元;签订横向项目合同8项,合同经费63.7万元,两项合计进帐153.7万元,比近5年最高年份高出21.54%。一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现了我院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三、抓学生教育,突出全面成才 从2010年1月起,该同志愉快地服从院党委决定,其工作由主要分管教学、科研等调整为主要分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后又相继增加了安全保卫工作和共青团工作。该同志坚定地要求自己热爱新工作、培养新兴趣、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很快理出了工作思路并适应、熟悉了新工作。他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思路是: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素质提升为主线,以全面成才为目标。按照这一思路,他带领全体学工干部、共青团干部和相关部门人员真抓实干,不到三年时间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实施"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以"立志、明理、勤奋、诚信、守法、成才"为重点,讲好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第一课,抓好大学生的成才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规划大学生学业目标,明确行为规范,健康成长,茁壮成才。以此为主要内容,于2010年8月出版专著《大学生成才导引》并已施教三届学生,效果良好,现已第三次重印超万册。 2、加强学工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了班主任、专职辅导员队伍选配、考核评价机制;强化了培训、指导、提高学工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措施。创造了学工干部"三进三同"即学工干部"进学生公寓与学生同住,进学生食堂与学生同吃,进学生集体与学生同活动"的大学生教育法,得到了省委组织部"创先争优活动"的肯定和推介。 3、优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作用,完善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相互促进,比、学、赶、帮、超的成人成才竞争机制。先后涌现出了"全国十佳三好学生标兵"、"全国优秀学生干部"和因勇救两名落水儿童而入围全国大学生"2010年度人物"等一批优秀学生干部和党员。 4、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广泛开展大学生优良品德教育和文明守纪养成教育,通过开展以"感恩母校、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并配合毕业生恳谈会等措施及早满足了学生的多方面诉求等措施,确保了2010和2011和2012三届毕业生全部文明离校,消除了往年经常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特别是2012届毕业生文明离校情况被中国教育报、工人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华网等新闻网络媒体广泛报导,产生了深刻影响。 5、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通过落实每学期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每个月有一个"安全主题班会"等措施,提高了大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确保了大学生安全、稳定、健康成长。 6、"励志爱校、勤工助学"和大学生资助工作出台了新举措、取得了新成果。2010和2011连续两年被省资助中心授予大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分别获得110万元和40万元的奖励。 7、改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按照"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分类指导大学生的成才就业目标,鼓励报考研究生、公务员、预征参军、跨行就业和自主创业等多渠道就业,聘请企业家和典型成才校友做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积极地应对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影响,稳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了全省名列前茅的地位。 8、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实专兼职心理教育队伍和学生助理队伍,逐步改善心理咨询条件,完成了每年3500余名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大学生予以关注和谈话排解,对重点关注的同学进行了约谈,较好地排解了意外隐患。 9、广泛开展大学生社团和创新实践活动,丰富了第二课堂内容,拓宽了素质提升路径,促进了大学生全面成才。我院学生机器人队参加CCTV亚太地区选拔赛近5年,连续4年进入16强,山西唯一。连续3年参加全国GE智能平台设计大赛均取得了好成绩,曾获得过一等奖(第一名)。参加MM全国百万青年创新大赛1名同学获金奖(全国3个),个人得奖金10万元,学校得组织奖2万元并被共青团山西省委授予"孵化基地"匾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成绩突出,连续三年被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等知名媒体报道。近三年来,全院27个学生社团团团活跃,创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领了大学生积极向上、富有情趣品位和健康的大学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抓安全保卫,确保安全稳定 分管全院安全稳定工作虽然近半年,但也是全身心投入,快速熟悉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召开了全院安全稳定委员会工作会议,明确了全院每月第一周为安全排查周、每年十一月份为安全月的规定。确定了全院"十项安全工作"要求等,现仍坚持执行。2010年安全活动月中,集中排查了全院安全隐患,大范围更新了安全设施、标示等。集中两天进行了全院的地震应急演练,并实现了安全、有序、有效,全院学生参演率达近90%,在全省尚属首家,并有多所院校做了现场观摩。年底迎接了省"平安校园"建设检查验收工作,得到了评估组长给予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评价。我院已评为"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和"太原市治安先进标兵单位"。其中地震应急演练经验和安全活动月方案已在全省推广。学生的安全稳定是全院安全稳定的重点,近三年来,我们已形成了从院党委每月的党务例会到每周的学生工作例会必讲安全稳定的常抓机制。 主要论著 1.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特色论 副主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 2. 大学生成才导引 编著,兵器工业出版社,2010,2011,2012各一版。 3.高等专科数学教程(第一、二、三册),参编,宇航出版社,1996; 4.工科数学教程(上、下册),主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 5.大学数学应用教程(上、下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高等数学分级讲练教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线性代数分级讲练教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级讲练教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运筹学基础,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0.大学物理实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第二版2011; 11.大学数学讲练教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版2009; 12.21世纪高等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共七册),总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3.大学数学应用教程【本科二版】(上、下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14.大学数学应用教程【少学时二版】,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15.大学数学应用教程【第二版】,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16.大学军事教程(第2版),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1.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17.大学生生涯规划教程,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8.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主要论文: 1. 赋范线性空间中线性半群的某些性质,太原机械学院学报,4(1988)。 2. Leray-Schauder度的简化定理及其应用,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1989)。 3. 高阶线性微分方程非振动解的渐进性,山东矿业学院学报,4(1989)。 4. 二阶泛函微分方程的渐进性和振动性,中国兵工学会应用数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1989。 5. 一类二阶泛函微分方程的渐进性和振动性,太原机械学院学报,2(1990)。 6. 辐传理论中一类非线性积分方程的正解,曲阜师范大学学报,4(1991)。 7. 具有多偏差变元的二阶泛函微分方程的渐进性和振动性,常微分方程青年论文专辑,科学出版社,1991. 8. 光滑空间的一类特征,山西兵工学报,2(1991)。 9.对工程专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修改建议,工科数学,3(1991)。 10. Banach空间的一类凸特征及其对偶映像刻划,山西兵工学报,1(1992)。 11. 二阶泛函微分方程的渐进性有界性及其对火箭推进问题的应用,太原机械学院学报, 4(1992)。 12. Combinatorial algebraic properties of mapping set , Combinatorics and Graph Theory, 1(1995),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13. 一类非线性Chandrasekhar H-方程的正解, 系统科学与数学,1996。 14. Realization of stongly connected direction of a gragh, 第六届全国MPMH学术会议论文集,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6。 15. 非线性时滞系统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全国第五届常微论文集,大连海事出版社,1996。 16. 一种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环境质量的新方法, 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 17. 二阶非线性泛函微分方程的比较定理与非振动性, 常微分方程理论和应用,南海出版社,1998. 18. Some baisic theorems of delay systems concerning finite dimensional state spaces, Journal of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at Plovdiv "Fundmant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Vol.6, 1998,83-94,Bulgaria. 19. Oscillation for some second order nonlinear fu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ICDSDE'98 Shang Hai,1998. 20. Nonoscillating of second order nonlinear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CDSDE'98 Shang Hai,1998. 21.二阶非线性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的振动性,《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杭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2. 非线性二阶泛函微分方程的振动准则, 系统科学与数学,2000。 23.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oscillation of some second order nonlinear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World Scientific,Singapore, 2000. 24. 非线性二阶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的非振动性,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 25. 顾客满意度的定量分析与应用,中国管理科学,2005。 26. 前景性高技术产品项目开发与风险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5。 27. 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总206期),2005。 28. 非线性二阶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的振动和非振动准则,系统科学与数学,2006。 29. 非线性二阶微分方程的振动定理,中北大学学报,2006. 30. 具有分布时滞的二阶中立型微分方程的渐进性,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 31. 非线性二阶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正解的存在性,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 32. 二阶非线性中立型微分方程的振动准则,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 33. 脉冲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的振动性,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 34. 高阶具有非线性项不稳定型时滞微分方程的振动性和非振动性,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 35.具有阶段结构的竞争系统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 36. 二阶非线性脉冲微分方程的振动性,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 37. Analysis of a Delayed SIR Model with Nonlinear Incidence Rate,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08. 38. On the Nonoscillation of Second-Order Neutral Delay Differential Eqation with Forcing Term,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08. 39. 带p-Laplace 算子的两点边值问题三个正解的存在性,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 40. 带p-Laplace 算子的非线性两点边值问题正解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 41. 带p-Laplace 算子方程在射线上多点边值问题三个正解的存在性,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 42. 一类积分方程的向量值遥远概周期解,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 43. 带p-Laplace 算子的两点边值问题迭代正解的存在性,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 44. On the Oscillation for Even Order Nonlinear Partial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CCASM2010,2010. 45. Multiplicity of positive solutions to multi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with one-dimensional p-Laplacian. Ann. of Diff. Eqs. 26:4(2010),484-493. 46. Existence of a positive solution for a first-order p-Laplacian BVP with impulsive on time scales, J.Appl.Anal.Comput. 2(2012)103-109.

评论
全部评论

0.2338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