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昆仑拜师记
2015-11-22 15:25:34 来源:
编辑:保保
点赞:
点击:187
评论:
中国唐代琵琶家,宫廷乐师西域康国(今新疆一带)人。生卒年不详,仅知其人活动在唐德宗至宪宗(780~820)时期,善弹琵琶。成名后,又曾向段善本学艺。《乐府杂录?胡部》载康昆仑改编凉州曲一事:“乐有琵琶、五弦、筝、箜篌、篥、笛、方响、拍板,合曲时亦击小鼓、拨子,合曲后立唱歌,凉府所进本,在正宫调,大遍、小遍。至贞元初,康昆仑翻入琵琶玉宸宫调,初进曲在玉宸殿,故有此名,合诸乐即黄钟宫调也。”《唐书?礼乐志》记载与此同。唐宪宗时,康昆仑尚在从事琵琶演奏,据《唐书?让皇帝宪传》载:“宪子亦知音,闻康昆仑奏琵琶曰:琵声多琶声少,是未可弹五十四条大弦也。”康昆仑为当时有影响的音乐家,其所使用过的乐器人皆争宝之。《唐国史补》载:“韦应物为苏州刺史,有属官因建中乱,得国王康昆仑琵琶,至是送官表奏入内。”
唐时,有一年长安地区好久没有下雨,田里庄稼尽枯、旱灾严重。唐德宗下令祈雨,按时风俗惯例,举办了歌舞杂戏竞技的盛会。在长安天门街中心的二侧,各搭了一座彩楼,举行表演艺术竞赛。轮到音乐比赛时,东街推出了琵琶名手康昆仑上台表演。康那时已是国工,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名手,必然无敌。在台上悠然自得,弹了一曲《新翻羽调绿腰》。这是一首有技巧的生动活泼的乐曲。果然名不虚传,奏得娓娓动听。当东街市民正在啧啧称道一片赞扬之声的时候,西街彩楼后台走出一名妙龄女郎,盛妆艳服,怀抱琵琶,在台前施礼后,对着台下观众说,“我也弹《新翻羽调绿腰》”。只见她轻捻重拨,感情生动细腻,移调弹奏,音响宏亮铿锵,激昂处宛如雷声隆隆,妙绝入神。显示了高超的演技和非凡的功力。不但博得台下观众赞叹,连康昆仑也惊奇不已。他想,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高手女郎,应该向她拜师学艺。这时,那女郎已从后台更衣而出,原来并非是女子,而是西街士绅送了厚礼,请来化妆上台表演的段师和尚。第二天皇帝召见了他们,旨命段师把技艺传授给康昆仑。段师奏请昆仑弹演一曲,作技术考查。听毕,段师问昆仑:“你的演奏手法为什么很杂?发音有时还不够清晰正确。”康昆仑十分敬佩段师的洞察力,回答说:“师父真是神仙。我幼年受教在邻居一个巫婆处,学了几首入门乐曲,后来又先后向几个不同派别的老师学习,师父指出的缺点,击中要害,很中肯”。段师认为康昆仑的基本演奏方法不对,路子不正,主张从头学起,提出“十年不弄乐器”,忘了过去的方法再学,才能成功,康昆仑立志上进,求学心切,拜了师父。他决心不留恋过去,彻底丢掉原来的不正确的基础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在段师悉心指授下,用功练习,终于学成了高明的本领,成为一代国手。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热点资讯
1
2
3
4
5
6
7
8
宗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