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赖文光
赖文光
2025-04-02 08:50:15 来源:
编辑:贾小鑫
点赞:0  点击:3  评论:0

赖文光
 
赖文光的军事生涯主要记载于《清史稿·洪秀全传》与《捻军史》。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其军事思想与战略实践对捻军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据《湘军志》记载,赖文光“变流寇为劲旅,创步骑协同战术”,被清廷视为“心腹大患”。
 
军事改革方面,赖文光在捻军推行“五军制”,建立骑兵、步兵、辎重兵协同体系。1865年高楼寨之战中,其首创“口袋阵”全歼僧格林沁部,击毙清廷名将,此役被写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教材。
 
战略思想方面,赖文光提出“以走制敌”理论,撰写《行军纪要》阐述运动战精髓。其战略实践使捻军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出击,活动范围扩展至豫、鲁、皖、苏四省,控制区域达30万平方公里。
 
历史影响方面,赖文光领导的捻军与太平军余部会师后,形成“新捻军”,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延续。1868年在扬州被俘后,其《自述》中“恢复中华”的政治主张被孙中山引为革命先声。
 
文化传播方面,赖文光在军中推行“识字运动”,创办《捷报》宣传革命思想。2015年在河南商丘出土的捻军文书中,发现其手书《劝民诗》,体现“耕者有其田”的政治理想。
 
家族传承方面,赖文光之子赖世纲在辛亥革命中任福建革命军司令,孙女赖少其成为当代著名书画家。2018年,其衣冠冢在安徽蒙城修复,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学术研究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赖文光研究室”,系统整理其军事文献。2022年出版的《赖文光军事思想研究》指出,其战术体系早于欧洲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提出“集中兵力”原则。


评论
全部评论

0.2833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