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坛飞将,爱国赤子
2025-03-27 09:22:43 来源:
编辑:贾小鑫
点赞:0
点击:3
评论:0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南宋豪放派词人,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他出生于沦陷区,自幼目睹金人残暴,在祖父辛赞影响下,立下抗金复国之志。
绍兴末年,辛弃疾聚众两千余人投奔耿京义军,开启抗金生涯。然而,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辛弃疾率五十骑直闯敌营,生擒张安国,“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南归后,辛弃疾先后上《美芹十论》《九议》,剖析宋金形势,提出抗金策略,却未被采纳。
在地方任职时,辛弃疾政绩斐然。任江西提点刑狱,成功平定茶商起义;创建“飞虎军”,令“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但因刚正不阿,得罪权贵,长期遭主和派打压,闲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
辛弃疾将满腔爱国热情与壮志难酬的悲愤融入词中,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绘激烈战斗场景,抒发报国豪情;《青玉案·元夕》通过描写元宵盛景,寄托自己的理想追求;农村词如《清平乐·村居》则展现清新自然的田园生活。辛弃疾现存词作600余首,既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也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婉约,极大地开拓了词的境界。
晚年,韩侂胄准备北伐,辛弃疾一度被起用。但因意见不合,很快被罢免。开禧三年,辛弃疾抱憾离世,临终仍高呼“杀贼!杀贼!”。绍定六年,朝廷追赠辛弃疾光禄大夫;德祐初年,加赠少师,谥忠敏。辛弃疾不仅在词坛独树一帜,其爱国精神更激励着无数后人。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热点资讯
1
2
3
4
5
6
7
8
宗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