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昌邑姜氏祠堂
昌邑姜氏祠堂
2025-03-26 14:52:52 来源:
编辑:孟庆媛
点赞:0  点击:70  评论:0

昌邑姜氏祠堂坐于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县。

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号,解放路中段路西。现有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大门一间及东西耳房各两间。西院北屋五间,南屋五间连大门一间。占地面积约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筑全部为砖木结构,青瓦覆顶,脊饰吻兽。正厅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头梁端篆刻自东向西分别为“ 福,营,邱,分,派,寿” 六字一九。大门十柱落地,门枕为精雕石鼓。

一九八六年确立为昌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九年政府拨款,将其修缮一新,署文物管理所。二零零七年举行七修“昌邑姜氏族谱”的发行仪式。升级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邑一派则于宋末靖康年间(1127-1128)由宁海彤岭(金朝宁海州彤岭,现山东省乳山市徐家镇峒岭村)迁来,始祖为喜公,传六世后无考,又有喜公后裔文庆公,于元代自黄县迁来,定为一世祖。经六百余年繁衍,现已成为昌邑望族。

姜氏名人辈出,远者史书有载,此不再赘,近者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间(1522-1566)八世祖民望公均为御医。六世祖镗公官为南直隶凤阳府通判。自清康熙始,更显赫一朝,十一世士祯公,后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西,广东巡抚,为清初肱股大臣,封疆大吏。其子煦公任苏州织造三十二年,长期兼视两淮盐漕御史,后进阶户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其侄焯公累升徐州知州,另一侄煌公在刑部为官,曾出资兴筑潍河堤防,至今受益。 

祠堂地理位置优越,原先门前开阔空旷,前有墨水池,后有傅公(傅振邦)祠,西北为凤鸣书院,西南有城隍大殿,东有姜家大湾,湾北崖有士桢公,续涛公故居。祠堂建筑与周围古建融为一体,非常合乎易数之理。“ 文革” 间幸免于难得以保存,能与之无关。祠堂大门外原有台阶四步,另有栏门两扇,门上悬“ 慎馀堂” 匾。门前两米处有旗杆台,台上树旗杆一幢,这是族人在朝为官的标志。院内原有照壁一通,雕砌精巧,描绘生动

另有建祠碑三通,其一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 )重刻的嘉庆二十二年(1817 )建祠碑,一为道光八年镌刻的新建祠碑,一为民国十一年(1922 )重修先祠碑。

正厅内北墙上悬挂“ 尊宗敬祖” 匾,匾下供焯祖神像,像两侧悬挂各支派家堂老影,影下摆香,设供桌,置神位,每逢祭日,各支族长率领族人前来上香烧纸祭 奠,瞻拜者络绎不绝。纸烟缭绕,香火不断,一派封建传统的望族景象。祠堂两厢内悬挂煦公画象和“煦祖行乐图”,图卷内恭绘煦公春游乐,夏乘凉,秋赏月,冬狩猎的各段情景。一侧悬有焯公所撰“群生自造化说”,以警示后人勤俭自勉,与人为善,勿恃强作恶,得意妄为,切记善恶必报,自造化之理。另一侧有书橱一幢,内藏姜氏档案及族谱木版等。耳房为仓库,一侧内藏有祭具,另一侧内藏有清扫工具。西院为看守及族间会议接待之用

姜姓 的图像结果姜姓 的图像结果

评论
全部评论

0.2655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