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胶东地区旧家谱叙考》修订版之七十六 民国《东莱鼎甲庄姜氏族谱》
《胶东地区旧家谱叙考》修订版之七十六 民国《东莱鼎甲庄姜氏族谱》
2025-03-26 11:20:11 来源:
编辑:孟庆媛
点赞:0  点击:34  评论:0

民国《东莱鼎甲庄姜氏族谱》


民国《东莱鼎甲庄姜氏族谱》元、亨、利、贞四卷,四册,民国印本。框高19.5厘米,宽26.6厘米,四周单边,单鱼尾。书衣:东莱鼎甲庄姜氏族谱。书名页:姜氏族谱;岁次壬午仲秋;栖霞远东石印局印。十八世利亚修纂。

    卷元前有: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清庠生王自勓“东莱鼎甲庄姜氏族之谱序”;民国二十六年(1937)十七世孙利亚“续修姜氏族谱序”;康熙五十二年(1713)十一世孙允塏“昌阳姜氏系序”;嘉庆十五年(1810)十三世孙圣清“重修姜氏世系考序”;道光十年庚寅(1830)十四世孙运达“姜氏系易知录序”。东莱鼎甲庄姜氏族谱重修名录、凡例、目录。正名议(命名定式)

    东莱:古郡名,辖地包括今烟台市、青岛市、威海市在内的部分胶东地区。

鼎甲庄:为今莱阳市古柳街道丁格庄村。

姜姓源自远古时期炎帝,即神农氏的姓。相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炎帝的许多子孙又演变为其他姓氏,经考证,由姜姓演变而来的姓氏有二百四十余个。虞、夏之际,炎帝的裔孙因辅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今河南南阳),并复赐以姜姓,以延续炎帝的香火。其后裔吕尚,姓姜,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一字牙,被周文王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人称“姜太公”,后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他辅佐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因姜子牙的卓越功勋,被周天子首封于齐地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建立了齐国。

是谱之《二十五丘断碑文》曰:

“吾姜姓实是炎帝神农之后,帝生姜水,因以为姓,始都开封,继都曲阜。帝生临魁,魁生承,承生明,明生宜,宜生来,来生里,里生榆罔,世世相继,为帝八代。后至轩辕时,其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皆帝之后,俱为诸侯,历数传,有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为帝尧治历之官。佐禹平水土有功,虞,夏之际,封于申,封于吕,厥后太公望,名吕尚,盖从其封姓也,太公佐周武王,师之,尊为‘尚父’,伐纣有天下,以功封于齐。以故,东土姜姓众多也。太公之第三子讳伋,为人直烈,谥曰‘丁公’,后世丁姓,其苗裔也,世传丁家庄,即其故居云。”

“吾族人自昔繁衍号巨族,汉时徙小民,汉帝以吾族之繁豪,遂有迁徙于天水,暨福山、宁海者。又有当差入籍蓬莱、济南者。遊宦入籍北直、河南、福建者。行商入籍海北,金复江南苏杭、浙江、江西等处者。彼时虽散处四方,犹有谱系可稽,迨至元、明龙战及明末燹频仍,燔我宗案,遂使无籍可考。惜哉痛哉!今仅遗我一支谱,其族名世次镌之于石,使后日子孙可考而知焉。”

王自勓之《序》曰:

“莱阳望族推张、赵、左、宋,张、左、宋发迹均在明季,赵为炎宋宗室,贵显独早,可见帝王后裔,富贵较易。然探本溯源,究不及姜氏来历之远,且大也。姜系出神农,迨至周初太公实封于齐,传国久远,支庶繁多,散居胶东一带,神明之胄,与庶姓迥然异矣。莱阳姜姓颇多,其居鼎甲庄一支以广文起家,嗣后擢高科列名宦者,代不乏人。” 

据是谱介绍,东莱鼎甲庄姜氏始祖讳伯源,字济南,号温泉,原籍宁海州峝陵村(今山东乳山市徐家镇东、西峒岭村),为万户公讳房之后裔。伯源元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拔贡,授兖州滋阳县经历,后任莱阳广文,年七十岁时致仕,不返故里,占籍莱阳丁格庄村。

是谱之世系载:

“姜氏胤出太岳,实三代之巨宗,太公辅周定鼎分茅于齐,而青淄之姜姓为多。战国康公失祀避田齐于东海,故吾族又繁衍于宁、福。溯吾宗始祖伯源公,据传原籍宁海州峝陵村,为万户公房之裔。万户父子因平贼功,名震海岱间,而始祖以拔贡历任兖州滋阳县(1962年改名兖州县,现为济宁市兖州区))经历,及莱阳县广文。迨广文谢事,古稀倦勤,遂遵古悬车,占籍县南丁格庄村,实为吾族之肇胤云。”

康公,即齐康公(公元前404—前379),名贷,战国时齐国(姜齐)最后一代国君,他在位十四年,政事荒芜。公元前391年,齐国相国田和取代姜贷自立为国君,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封为齐侯,废齐康公。齐康公贷即其姜姓王族被放逐于今福山、牟平一带,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后葬于烟台芝罘岛,俗称康王墓。姜氏齐国被田氏取代,史称“田齐”。

万户公(1184一1240),姓姜,名房,乳山市大孤山镇万户村人。金末元初时胶东战乱,姜房组合乡民义旅,平定匪伙盗贼,掌控稳定了胶东局势,顺应蒙元平定天下之势,得到蒙元统治者的赏识,授其为宁海州同知,累升宁海州刺史、昭武大将军、元帅左监军。后加授胶、潍、密、莒、宁海等州之总管万户,封天水郡开国侯,御赐金符。卒后,其长子讳思明、次子讳思聪分袭父职,他们谨遵父嘱,恪尽职守,得到元官衙认可,以及百姓的拥戴。其三子讳思温也官至宁海州都总领。

“广文”:古代官职俗称,唐玄宗天宝九年(751),在国子监增设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领国子监学生中修进士业者,此教职在当时被看作清苦困散之职。明、清时期之儒学教职,其处境与唐广文馆博士相似,故称之为“广文”,亦作“广文先生”。唐·杜甫诗《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命名定式(自二十世起):

祖德千秋远  宗功百世长  西周诒燕翼  东海荷龙光

是谱元卷(第一卷)至利卷(第三卷)为世系图,共五图。贞卷(第四卷)载东莱鼎甲庄姜氏传志、科名表、孝义表、女节表、文艺表、眉寿表,墓记、祭记等事迹表。

十七世讳利亚(又名月桂,字冠秋,一字统五,号东海道人,别号一槐先生,晚年又号憨翁,单级师范毕业,任日庄私立单级师范校长)于民国二十六年,第四次修纂是《东莱鼎甲庄姜氏族谱》,并撰《续修姜氏族谱序》记录历次修谱之经历,曰:

“自六世祖母隋氏因避征役,挟谱携子而逃西,一分信祖之系遂缺六、七两世。迨康熙五十二年,十一世祖允垲公抱残守缺,创修世系,并叙姜氏族姓宗源,勒之于石以启后昆。”

“嘉庆二年,十三世祖圣清公续修一次,谱牒赖以不坠。”

“道光十年,十四世祖运达公又复重修,仍遵残缺旧本,乃月即望而东出。同治间,族伯文品公设教茅芝场村,而六世祖母隋氏所挟之旧谱失而复出。”

“光绪三十年,仁贤族兄自备资斧,亲历各村两经寒暑,汇成谱稿付之重修,始补信祖六、七两世之缺。”

“及今子孙绳绳已有二十二世矣,沧桑屡变,兵燹频仍。吾为此惧故不惮,苦口饶舌以劝族人,凡为始祖之云礽,皆当尽协修之责,勿以事不关己而袖手旁观,勿以人论短长而半途辄废。欲作承先启后之事,先抱坚忍不挠之决心,勇往直前。沮之者不顾,笑之者无听。庶几,合族之谱稿萃聚一处,按其世次编辑成帙,以供献于族人,使皆知祖宗之源。委云是为序!”

姜姓 的图像结果姜姓 的图像结果


上一篇 : 金曹掾后裔姓金
下一篇 : 解思深
评论
全部评论

0.310339s